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要闻 >> 普通要闻 >> 正文
别了战友!重走禄劝驻村队员张文举生前的扶贫路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6日 10:46:00  来源: 云南扶贫热线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10月30日,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平渡镇老坪子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张文举在整理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2岁。(详情<<<

  时隔20天,云南扶贫热线记者赶赴禄劝,重走张文举生前的扶贫路,试图还原出他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斗的痕迹。

  他将先进技术和理念带给群众

张文举(左一)家的最后一张全家福

  10月14日,张艺给父亲张文举发了一条微信。

  “爸爸,今晚有时间呢嘛。”

  “我去皎西了。”

  得知父亲正在开车,张艺没有多聊。当时的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竟是自己和父亲的最后一次对话。

  “我现在能理解他对我的忽略。”在张艺眼中,父亲从来都是一个视工作大于一切的人。他生活规律,在单位忙工作,回家就忙着钻研。“有时候半夜起来上厕所都会看见他在写东西。”张艺告诉我们,父亲张文举还曾和她一起学习英语,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练习,努力的程度远远超出自己。

  也正是凭着这种能潜下心的劲头,工作3年后,张文举考到了曲靖农机化学校读中专,学习农业机械。1986年7月,从曲靖农机化学校毕业的张文举到中屏农机站工作,而后又到禄劝县农机推广站、农机管理总站、农业局机关等单位工作。“他最爱研究农业机械方面的知识,书柜里全是他的书。”禄劝县农机管理总站党支部书记金荣森说,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都会请教张文举。

  张文举先后发表论文17篇,申请专利15项,出版了3本书,是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昆明市专家库专家和云南省科技特派员。

  2012年10月起,张文举在禄劝县农机管理总站任副总站长,分管农业机械推广。

  “要把农业机械的理念和技术推广到百姓手中,就要去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张文举经常下村。”金荣森说。张文举大力推广的水稻机插秧技术,让翠华镇在今年迎来丰产;他手把手将马铃薯收获机专利技术使用方法教给农户,使部分乡镇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仅2016年,他就完成农机技术推广5项,完成农机产品质量检查53次,“微耕机秸秆还田旋耕刀辊”技术和“钢混曲流沼气池”两项专利获得授权。

  2017年,为了提升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张文举开始剖析探索农耕机现有问题,培养指导禄劝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并辅导全市农机化技术人员开展研发、参与培训技术人员。为了做强畜牧产业,使种养链接,他还参与编制了《禄劝玉米青储饲料加工产业化延伸项目实施方案》。

  他让老坪子的花椒每斤多卖十多元

  冬日,老坪子村暖阳普照,但仍旧不足以抵消空气中的凉意。这里是皎平渡镇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属于半山区。盘山的水泥路狭窄弯绕,路边连续的陡坡令人不免心生忧怖。

  今年3月,张文举主动请缨到老坪子村委会驻村,主要负责下坪子村小组。

  每天早晨7:00,张文举准时起床。因为身患心脏病,张文举的生活习惯比一般人自律许多。每天除了常规工作,张文举总是来往于村民家和花椒地,一心想把当地的花椒种植推广开。自2002年村里有人开始种植花椒至今,老坪子村4000多亩土地中,已有3360亩土地种上了花椒。村委会236户村民,户户种花椒。花椒的香气溢满了老坪子。

  翻开张文举的工作笔记,“花椒”是个高频词,有的还画了草图打了记号。他的微信头像也是一簇簇翠绿的花椒,朋友圈内容几乎也都跟花椒有关。“他问我怎么样才能把花椒推销出去,我说爸爸你拍的照片都太丑了,要拍出好看的照片才能吸引大家买花椒。”女儿张艺记得,张文举为此特意换了一个新手机,手机里仅花椒的照片就1000多张。

张文举的朋友圈

  老坪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朝海告诉记者,当地的花椒从6月份开始陆续成熟、采摘。而随着雨季的来临,不及时烘干的花椒就会发霉。原先村民所用的烘干机需要柴火,每天不仅要有人全程看火,烘出来的花椒质量也一般。特别是到了花椒采摘的季节,村里家家户户用烘干机,耗电量激增,跳闸情况反复。

  张文举的到来,终于改变了老坪子村的这一困境。他在村里推广了新的花椒烘干机,这种烘干机不烧柴、节能省电,烘出的花椒品质还更好,每斤能多卖十多元钱。

技术员正在教村民使用新花椒烘干机

  村民赵天学家今年仅出售花椒就收入了2万余元,而新花椒烘干机的使用使得他增收了2000余元。目前,老坪子村万亩青花椒丰产示范园种植青花椒面积2360亩,平均亩产值1.3万元。此外,育苗1000亩、培育种苗197300株,将用于扶持杉乐、卢家坪、平定、发展、皎平等5个村委会发展青花椒产业5172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485人。 

  他在女儿心中是一个大英雄

  张文举去世当天,禄劝县农机管理总站站长李顺祥曾在早上十点多的时候给张文举打过一个电话。“我让他明天回来一趟,有三件事情等着他完成。”李顺祥说,其中一件事就是玉米青储饲料项目即将完成实验示范,需要张文举回县里一同作专题汇报并写立项报告。据李顺祥介绍,尽管张文举吃住在村,但单位的事情也离不开他,必须两线“作战”。“我希望他驻村后在老坪子举办农机安全操作培训,但他反应当地坡陡,农耕机不多,还问我是否可以做花椒种植技术培训。”

  10月30日,老坪子村驻村队员正聚集在村委会办公室整理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张文举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便在同事的陪同下回宿舍休息。“他说要吃阿司匹林,陪同的队员就赶忙去找村医。”驻村第一书记缪基伟告诉记者,当队员返回宿舍试图告知村医不在时,张文举却没有了反应。“就几分钟的时间。”缪基伟说。

张文举生前住的地方

张文举生前的办公桌

  张文举的挂包户杨耀兴对于这位“张老师”的离去倍感惋惜。他始终无法忘记,张文举如何在自己怯懦时鼓励自己,如何在自己困难时帮助自己。“张老师真的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他做得真的不能更好了。”杨耀兴和妻子如今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年收入从原来的2万元增长到5万多元,这都得益于张文举的帮扶。他本来还想找机会到张老师家玩,但这一切如今想起来却只觉唏嘘。

  同样对张文举的离世难以接受的还有赵文亮老人。他也是张文举的挂包户。记者到老人家里时,桌上还摆着一个空的月饼盒。那是中秋节时张文举送来的。“他天阴下雨都会来看我,我很感动。为了我们农民受苦受累了,真是个好人。”赵文亮老人说着便哽咽起来。

  禄劝县农机管理总站已经安排工作人员接替张文举在老坪子村的岗位,“一定会将他未完成的事业干下去”。禄劝县委副书记、县驻村扶贫工作总队长廖新研向记者表示,张文举全心全意融入到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是禄劝县驻村队员的楷模和榜样。

  如果不出意外,老坪子村委会的花椒种植技术培训班将在张文举的统筹下举行,新的烘干机也将在明年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玉米青储饲料加工产业化项目的立项报告也将少不了张文举的参与;还有张文举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也会在不久后穿在小孙子身上……

  “爸爸是一个英雄,虽然他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张艺说。

责任编辑:邢路扬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