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扶贫动态 >> 正文
电商扶贫与消费扶贫如何推进?十余位扶贫“大咖”为云南出谋划策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3日 11:19:00  来源: 云南扶贫热线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姬祥虎)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品牌如何打造?电商扶贫与消费扶贫如何更好地推进?11月29日,“消费扶贫+青年创业+互联网”2018年第一书记产业扶贫暨消费扶贫论坛在昆明举行。活动旨在探索“消费扶贫+青年创业+互联网”新模式,借助政府、农业产业(科技)、金融、渠道品牌等优势资源,积极主动地融入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培育青年创业人才,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引擎作用。

  “为更好地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增产增收,搭建起流动企业与电商企业的对接平台,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实现‘上面生产、下面消费’的农产品供应链,同时在品牌打造、销售渠道、金融科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脱贫攻坚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邮政分公司相关领导介绍,该公司以挂钩帮扶贫点大理宾川县得底么村电商扶贫模式为基础,努力打造了全省扶贫电商平台“优帮帮”助力扶贫攻坚。

  扶贫攻坚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由于云南大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量小、分散、缺乏技术和人才,以及金融支持、品牌渠道、供应链等尚未形成完整的、高效的运作模式。为此,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和央派驻村第一书记(云南)扶贫电商平台,联合猪八戒网、云南农垦集团、天度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此次论坛活动,并计划搭建第一书记电商扶贫联盟,更好地为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服务。

  在论坛现场,来自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张建军,原天津大学派驻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宋鹏,中国工程院派驻云南曲靖会泽县竹园村第一书记马守磊,猪八戒网集团八戒工程总裁、美丽乡村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晓凯等十余位驻村第一书记、农产品企业以及互联网行业代表,通过详实有趣的案例分析,共同为云南电商扶贫与消费扶贫出谋划策。

  张建军: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城市消费引向农村

  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张建军指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1000多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2017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2万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已突破了2500亿;据最新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6400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900亿。由此可见,农村所迸发出的市场潜力和消费潜力都是巨大的。

  “但农村电商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农产品的上行和生活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下行,它们之间的差距正逐年拉大。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流通效率太低了。”张建军表示,在2017年全国人均消费结构中食品烟酒占比不到30%,而农产品差不多99%都是食品,如再不提升附加值则永远追不上工业品的价值;在流通效率上,则主要表现在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张建军认为,当前最有价值的农产品增值方式是结合城市的主要消费需求,将城市消费引向农村,重点结合文化创意、旅游、乡村休闲等,以提高更多地产品附加值,并将其取名为“微创新”。

  马守磊:电商扶贫是理念上的扶贫

  “电商扶贫,其实是理念上的扶贫。通过网络销售,也是在帮我们竹园村打广告。往年到村里拉苹果的车也就2辆左右,但今年高峰期每天来了15辆,这就是电商扶贫带来的品牌效应。”在2017年7月,马守磊受中国工程院选派到曲靖市竹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刚到竹园村时,便遇上了苹果滞销的难题。全村5000多亩上万吨苹果卖不出去,村民们很着急。”马守磊介绍,村里的苹果树以秦冠和富士等老品种为主,量大且品种单一;其次是村组道路状况极差、路面没有硬化,导致了村民出行困难、苹果商贩也没法进村收购。

  于是马守磊便尝试着在网上开展公益众筹,10天时间便帮助果农筹资5.5万元,卖出滞销苹果100余吨。“虽然众筹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马守磊便带领3名大学生村官开通了淘宝店,将竹园村的苹果卖到了全国市场。

  在帮助村民销售苹果的同时,马守磊也开始分阶段对苹果树进行改良,在今年年初新栽和嫁接新品种近1000亩,改良面积超过了50%。同时,他还联合中央单位派驻云南的20余位驻村第一书记搭建起“央派驻村第一书记(云南)电商扶贫平台”,同时联合50余位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开展电商扶贫工作。

  “我们第一书记能做到的只是短期、有限、示范性的事情,更多地还得靠本地人才和当地政府。希望能有更多地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一起做好电商扶贫和消费扶贫工作。”马守磊说。

  宋鹏:探索“四融合”,壮大“电商+村集体经济”

  作为甘肃省沙湾镇大寨村原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宋鹏在3年时间里,探索出“电商+集体经济”帮扶模式,构建起农村电商产业链,促进驻村帮扶、农村电商、“三变”改革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营造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氛围,提升了当地村民的自主增收意识,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幸福之路。

  “在开展具体帮扶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知识、技能和资源优势,以农业众筹为抓手,创新农村人才培养方式等,全方位共同推进。”宋鹏介绍,“大寨模式”是以农村电子商务为手段和工具,构建“种植户、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体企业—多渠道销售”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同时,探索构建了“1+X帮1”的帮扶模式(第一个“1”指第一书记,“X”是社会力量,第二个“1”为大寨村);结合资源优势,开发了宕昌罐罐酒、宕昌参芪蜜、沙湾臊子、沙湾梅子椒等6类12种产品,成立了1个村集体企业及3家农民合作社,因此宋鹏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臊子书记”。

  王晓凯:让产品变成商品,再让商品变为礼品

  “产业扶贫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农产品成为商品,然后再把商品变为礼品。如何最大限度地从这个方向去解决农民脱贫致富和经济增收,是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猪八戒网集团八戒工程总裁、美丽乡村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晓凯表示,中国农村的农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品牌、缺少文化,而猪八戒网有人才和技术等优势,能做的就是把农产品直接变成礼品,然后走向消费者。

  王晓凯还指出,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精准扶贫,发展的两个方向无非是农业和旅游。“发展农业最核心的东西在于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而旅游扶贫则是怎样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来消费。”王晓凯介绍,只有通过专业人员的策划、营销和推广,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好东西走出去,吸引更多地游客到这里来旅游和消费,从而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翟芯冉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