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要闻 >> 普通要闻 >> 正文
三大攻坚战 这样划重点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30日 09:58:42  来源: 云报客户端
分享至:

  原标题:三大攻坚战

  在陇川县户岛村,原来的荒山坡地变成了万亩桑园。产业致富的希望,写在青翠欲滴的桑叶上,写在村民灿烂的笑容里。“我家6口人,去年种桑养蚕人均纯收入达1万多元。”陇川县户岛村景颇族建档立卡户岳光荣说,他家不仅脱了贫,日子还越过越红火。这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一个案例。

2018年

我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重点战役初战告捷

  “打好三大攻坚战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社会政治问题,是对我们驾驭风险、跨越关口的考验。要巩固已有成果,针对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全力攻坚,稳扎稳打、务求实效。”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全省三大攻坚战划定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

“要堵后门、开前门、防风险

要用产业换扶贫,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共同致富

要加强污染防治,守护青山绿水

……”

就如何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

讲问题、提建议

  居安思危防风险

  “增强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使命要求,也是一种政治智慧。”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从思想、能力和制度上全面着力,在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开拓新局面。

  金梅代表说,一要把后门堵死,不规范的举债、融资行为要坚决制止;二要开好前门,用发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等规范融资资金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三要对政府性债务、隐性债务实行严格管理,及时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警提示。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当前,云南省级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在国家监管政策收紧、地方财力有限、金融机构严控信贷投向的背景下,偿债压力上升,平台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加大。”民革云南省委在提案《防范云南省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中提出,应坚持宏观层面的政策优化、中观层面的地方政府细化落实、微观层面的企业主动实施兼容并举,有效解决云南省级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压力。

  产业扶贫不松劲

  “巩固脱贫成果,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一个关键重点。” 杨元辉代表建议,要坚持脱贫攻坚“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对于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边缘”贫困户群体的发展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核实、摸清底数、找准短板,从文化教育、技能培训、扶持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倾斜。

  王毅委员认为,当下,在农村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村民认为扶贫是“扶了好吃懒做的、亏了勤劳致富者”,导致满意率不高。他建议,应通过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让广大农民发展致富有支撑、生活富裕有希望。

  “产业支撑是防返贫、同致富的关键。”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杨艳表示,就拿陇川县蚕桑产业来说,县里通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工厂专业化小蚕共育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去年底,陇川县发展种植基地5.7万亩,带动5295户群众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68户。

  当前,靠产业、兴产业已成为共识,但龙头企业支撑不足、群众技术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杨艳建议,各地在因地制宜选择产业的同时,要不断探索、创新,整合各方资源,打通销售环节,提振脱贫志气。如盈江县采取的“政府引导+龙头企业+银行贷款+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联动精准扶贫模式,就值得借鉴。该县由政府牵头和督导,联动企业、银行、农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发展澳洲坚果产业,实行“长短结合”保脱贫措施,杜绝返贫现象,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污染防治下狠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这对于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郭玉梅代表说,当前,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她建议,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面源污染防治;通过管网完善和科技运用,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生态修复的投入;在生态资源敏感带,要通过鼓励和扶持引导一些清洁产业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去年通过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滇池水务及控股股东滇投公司完成融资近90亿元,为昆明污染防治提供了资金保障。”郭玉梅说,公司将进一步发挥科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彩云之南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来自港澳地区的李红红委员一直非常关注云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她认为,当前,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针对各类污染防治,要以“最高标准”为导向,部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最严制度”为基本保障,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以“最硬执法”为重要手段,严、实、准、快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以“最实举措”为着力点,标本兼治、突出治本;以“最佳环境”为目标,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责任编辑:邢路扬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