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办学条件改善、学校布局优化、师资素质提升、实施教育扶贫“四大工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间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均衡发展之基
推进具体工作中,云龙县在全面摸清校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县101所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策”工作方案,出台了《云龙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规划项目实施方案》,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全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质的提升,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其中,2014年~2018年投入资金36616.25万元,新建校舍135611.10平方米,加固改造校舍48487.60平方米,新建运动场106892平方米;投入资金5668.6118万元,配齐配全了101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安全设施、食堂设备等;投入资金1.49亿元,完成了“全面改薄”土建项目和采购项目。
优化学校布局,提升均衡发展之质
云龙县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目标,通过采取按需设置校点、扩大办学规模等措施,因地制宜调整学术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均衡发展之质。投资8007.64万元,整体搬迁了漕涧镇初级中学、检槽乡清朗完小、苗尾乡表村完小等5所学校。同时,为解决诺邓镇九年制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不足、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不足问题,启动了总投资3.19亿元的云龙一中整体搬迁工程。待云龙一中搬迁之后,原校园划拨诺邓镇九年制学校初中部,实现九年制学校全面达标。
提升师资素质,铸造均衡发展之魂
按照“国培引导、县培为主、校陪应用”的总体思路,云龙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精做强教师教育,着力铸造均衡发展之魂。2015年至今,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25544人次,中小学校长两批赴上海、广州参加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分11次赴广州参加生本培训346人次,县内二级培训8期1280人次;对各乡镇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应用技能培训并考核,促进了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举办了6期音体美培训班,聘请外地专家对538名教师进行了培训,保证了农村学校课程的开齐开足。
实施教育扶贫,凸显均衡发展之情
在全州率先出台《云龙县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办法(试行)》,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按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提高公用经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将资助范围扩大到“四类对象”,对贫困学生、城乡低保、孤儿、残疾学生,按一生一案定帮扶方案,一生一档进行管理,全县总计资助人数4180人,资助金额达967.261万元,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兑现落实“雨露计划”资金补助1872人579.8万元;认真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共向2784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112.37万元,确保大学生按时入学。
作者:旷宏飞 左东敏(云龙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