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姬祥虎 李熙临)“给我们以精神的振奋,勉励我们不断向前。”这是全省各地的扶贫干部和群众谈起总书记给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贫困群众的回信时,记者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同时,全省各地的扶贫干部和群众也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总书记的回信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规划。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西畴县各族人民始终用行动诠释着“西畴精神”的真正涵义。
“作为脱贫攻坚真正的‘硬骨头’,文山西畴县和怒江独龙江乡的贫情极其相似。” 文山州西畴县驻村帮扶干部李俊说。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给独龙江乡群众的,也是给我们西畴县各族人民的,它给了我们巨大鼓舞和激励,同时也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正如李俊所说,西畴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贡山县独龙族群众回信的消息后, 临沧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双江县忙糯乡邦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毕起美表示,作为直过民族(拉祜族)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他深受感动和鼓舞。
“让边疆各族儿女都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心愿,也是我们广大扶贫干部和边疆各族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紧盯这一目标,携手并进,主动担当,助力这一目标早日实现。” 对于未来,毕起美信心满满。
无独有偶,同样来自临沧市凤庆县郭大寨乡宣传委员李文斌告诉记者:“我挂钩联系的团山村,是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80%以上的群众都是彝族,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自从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以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提升群众自身素质,发展生态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今年也如期实现脱贫。” 李文斌表示,他和同事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回信勉励独龙族群众的精神实质,做实乡村振兴规划,寻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民族群众过上美好的新生活。”
在全省掀起学习总书记回信的热潮中,楚雄州、红河州、曲靖等地也都第一时间加入了进来。
在楚雄州,大姚县委宣传部挂包帮扶干部梁家礼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工作队员,在看到习总书记的回信后,深感使命光荣,能够参与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是一件很自豪、很有意义的事。”
“如今大姚的脱贫攻坚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继续沉下身子、再接再厉,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确保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为全县群众如期走进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梁家礼说。
在红河州,最近,蒙自市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的回信。
“近年来,在党的光辉政策照耀下,通过开展脱贫攻坚活动,蒙自市各族人民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蒙自市扶贫办工作人员赵永刚告诉记者,下一步工作中,蒙自市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2225”脱贫模式和“一支队伍、三个清零”为总抓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户户清”和“六个清”目标,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以天天抓实、月月抓紧的劲头,响鼓重锤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举市而为,尽锐出战,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大会战。
“看到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想起了和村民们为了摘穷帽而一起加油鼓劲的时光,几年的不懈努力,换来了全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顺利地摘了穷帽。在‘摘帽’的新起点上,我们依然与亲人们为了更好的日子在坚持着、奋斗着。” 曲靖市富源县委宣传部驻十八连山镇卡锡村扶贫工作队员郭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