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典型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扶贫典型 >> 正文
山村出了“留学生”!珠海“双百工程”助怒江孩子逐梦高飞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09:49:00  来源: 珠江晚报
分享至:

  原标题:珠海“双百工程”助怒江孩子逐梦高飞

  再见,亲爱的同学和老师。再见,美丽的校园和珠海。暂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世界,为我的梦想添羽翼……

三名即将赴德怒江同学在实验室(由左至右:张池、褚碧辉、熊军贵) 受访者供图

  7月15日,珠海市技师学院小小的会议室气氛热烈,一场情深意切的欢送会在这里举行。学院的校长老师和同学、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开发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领导都前来为即将去德国进修的三名怒江籍同学送行;横琴新区、香洲区扶贫办、斗门区的领导当场赠送每人10000元留学助学金。大家拉住这三名同学的手叮嘱:好好学习,回来报国。

熊军贵、褚碧辉、张池在欢送会上接受资助金。朱习 摄

  熊军贵同学代表三名学生发言,他说:“正是因为有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这么多热心人士的支持,我们才能完成祖辈走出大山去外面看看的心愿,完成大学梦想。”三名同学都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他们已逐渐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他们要通过知识和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带领家乡脱贫致富。

  山村飞出了金凤凰

  这几天,泸水市老窝镇崇仁村到处洋溢着喜气,乡亲们奔走相告:张兴光家的小女儿张池要到德国读书了,这可是我们村子第一个去外国读书的孩子啊!

张池的爸爸 段国春 摄

  村里的人都说张池是个乖乖女,从小就懂事听话。孩子要免费出国学习的好消息传来,张池老实巴交的父母虽然不是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他们很为女儿自豪。爸爸张兴光是个很努力的白族汉子,家里原来并不是贫困户,几年前,妈妈杨永连因患重病动了手术,爸爸也得了腰病,做不了重活,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家门口也挂上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牌子。

  张池的姐姐高中毕业后因家里没钱就放弃了考大学,张池2017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考到了昆明的大学学习会计专业,但接到通知书,学费一栏把她急哭了。左思右想,她选择了放弃。那段时间,她心里难过极了。

  正当张池沮丧失落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传来,到珠海就读“怒江班”免学费、住宿费、杂费,还有生活和交通补助,这让张池重新看到了学习的希望。

  当年9月,张池和其他55名来自怒江4县(市)的同学来到珠海市技师学院“怒江班”学习。翻山越岭,跨越千里,从未出过远门的小姑娘在珠海驻怒江工作人员的护送下来到了珠海。

  张池之前认为,女孩子学个会计挺好的,可“怒江班”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她完全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十分迷茫。但她刻苦学习,多次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并获奖,还担任了班级学习部成员,很快爱上了这一行。由于成绩优异,张池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现在她已经拥有《电工中级证》《电工高级证》等资格证书。

  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这个懂事的孩子每到假期就到横琴长隆海洋王国做兼职。

  两年多的时间,张池已经从一个腼腆害羞的小女孩成长为落落大方的少女。

  张池说:“在珠海,我并没有想家。学校的老师在傈僳新年的时候,专门做了怒江风味的饭菜招待我们,校长老师像爸爸妈妈,同学们像兄弟姐妹,我们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妈妈的味道。”

  她说:“我身上还肩负着家庭脱贫的责任,我要努力改变家庭状况,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会努力学习和工作,用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顽皮少年逐梦珠海

  熊军贵的家乡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大华村委会腊斯地村,这里是怒江最穷的几个乡之一,他也是村里第一个去外国读书的人。山里闭塞,好多人都不知道德国在哪里,他的爸爸和妈妈也都是土生土长的傈僳人,没上过一天学,也没有出过大山,他们听村干部说儿子要去德国了,这几天也一直在琢磨:德国在哪里?

  小时候的熊军贵很调皮,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体育健将。他经常打完篮球躺在山坡上望着天空发呆:“山外面的天是什么样子的?”他特别渴望有一天走出大山,去外面挣钱,给妈妈看病,让爸爸不用再干重活累活。

  山里孩子能读高中已经不易,熊军贵活泼好动,成绩还好,父亲咬咬牙,让他读了高中。2017年熊军贵高中毕业,考上了体院学院,可是他摔伤了脚,老师说他不能搞体育专业了。

  那些天他简直要崩溃了,但珠海的“双百工程”又燃起了他走出大山的希望。他报名来到了珠海市技师学院,选择了电气自动化这个专业。

  临走的那天,爸爸一直送他到县城,看他坐上了开往昆明的大巴,不禁老泪纵横:“孩子从未出过远门,这一走,会怎样?”

  熊军贵在珠海市技师学院非常出色,在班里担任文体宣传部部长兼体育委员,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三人篮球赛、中华武术操、傈僳新年晚会等活动。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参加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的快闪活动,他穿着民族服装与珠海人民一起庆祝节日,感觉自己融入了这个城市,他为珠海自豪,为祖国骄傲。

  熊军贵的学习也很努力,在2018年珠海市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技师学院维修电工项目第二名,在学校第十届技能节电力拖动和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中获三等奖,多次获评“三好学生”“学习之星”。

  假期回家,爸爸妈妈看到了一个阳光开朗、自信又帅气的小伙子,他们放心了。爸爸说:“娃娃比以前勇敢、自信了,以前他不敢尝试的事现在都会勇敢去做。”妈妈说:“娃娃去了珠海后,坚强了,独立了,以前遇到事情总找家里人帮忙,现在都会自己处理。他的性格也比以前沉稳多了,心细多了。”

  有“野心”的褚碧辉

  褚碧辉的家乡在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老姆登村。那里住着许多怒族同胞,有着已经成为国家“非遗”的民俗和歌舞,是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地方,但是交通困难和产业缺乏阻碍了那里的发展。

  褚碧辉的妈妈是单亲母亲,为了生计,她历尽艰辛。但生活再难,她也没让儿子退学。好在,褚碧辉争气,长成一个健康、开朗又懂事的小伙子。

褚碧辉的妈妈 杨旭 摄

  妈妈娅莎听说儿子成了“留学生”,激动得直抹眼泪,她做梦也没想到,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的“留学生”,今天竟然成了她的儿子。娅莎对记者说:“儿子去珠海上学后更加懂事了,每到假期他总会做兼职工作,赚的钱寄给我,还给我买新衣服和护肤品。”

  2017年高考后,褚碧辉听闻珠海市技师学院能够为怒江州无力承担学费的学子提供学杂费、住宿费,便毫不犹豫地放弃其他志愿,报了珠海市技师学院。他不想让已经上了年纪的母亲再为自己操心。

  来到珠海后,在优质的学习环境、成熟的教学体系下,他刻苦学习,在专业方面取得了傲人成绩。他在班级内担任小组纪律委员,2019年在学校第11届技能节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项目竞赛中获二等奖,考了《电工中级证》《电工高级证》等技能鉴定证书。

乡亲们听说褚碧辉要去留学了都跑来他家祝贺 杨旭 摄

  在珠海的学习和生活,让褚碧辉心中充满着感动。他说,第一次经历台风,吓坏了,出不了宿舍门,学校食堂也没开火。就在他饥饿难耐的时候,有人敲宿舍的门。开门一看,是班主任蒋勇辉老师,他披着雨衣,满脸雨水,挽着裤腿,两手拎着两大袋馒头,给同学们送吃的来了。

  同学们都饿极了,抓起馒头就吃,边吃边问蒋老师:“店铺都关门了,您在哪里买的馒头?”蒋老师轻描淡写地说:“你们师母做的。”

  “师母能做这么多?”同学们觉得奇怪。蒋老师说:“我把学校门口的小吃店敲开了,你们师母拿着面粉跑到人家店里用他家的大锅做的。”

  褚碧辉说他很热爱电气自动化专业,“因为在学习和实践中找到了快感。”他说,“每次我完成了一个设计项目,那种成功的快感难以言表。”

  褚碧辉说,他有很多目标,他正一步一个脚印,希望每个小小梦想都能慢慢实现。但是他说他还有一个大目标,记者问他是什么,他顿了一下笑着说:“我有一个梦想,你不要笑我。我学的是工业,我想将来有自己的企业,成为一名企业家。”这个男孩说得两眼放光,充满了“男儿当自强”的豪气。

第一批怒江班学生在怒江准备出发到珠海 受访者供图

  相关链接:实施“双百工程”设立帮扶基金

  怒江州由于长期封闭、生存空间受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直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下辖4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截至2018年底,全州54.2万人中,仍有14.29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32.52%,在“三区三州”中最高,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怒江州贫困群众对外交流少,平均受教育年限7.6年,40%不会讲汉语,素质性贫困突出,安于现状,内生动力不强。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斩断穷根,珠海市坚持把“两后生”(初中毕业以后、高中毕业以后未继续升学的毕业生)培养作为怒江产业人才储备和扶志扶智并举的重点帮扶措施,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政策激励创新,实施“双百工程”,设立智力帮扶基金,目前已有近800名怒江“两后生”或贫困青年前往珠海就读“怒江班”,接受职业技工教育和素质提升培训。

  “双百工程”,即对有意愿且符合基本条件的怒江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实行百分之百接收入读珠海市中职技工院校“怒江班”,百分之百推荐就业,并对愿意留在珠海就业的,可以解决珠海落户。目前有初、高中起点,“0+3”珠海单独培养、“1+2”两地学校联合培养及“2+1”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模式,专业设置结合怒江州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和当前珠海就业需求。“怒江班”学生在珠海学习期间免除所有费用,给予每年6000元生活补助和每年4次往返合计3200元交通补助,同时享受2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和怒江当地3000元/年的“雨露计划”资助。

  2017年,首届“怒江班”招生,56名“两后生”(其中卡户34名)赴珠海市技师学院就读,入学即与知名外企TDK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签约,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2018年,珠海市6所中职技校参与了“怒江班”项目,报名火爆,招生599人(其中卡户396人,独龙族6人),约占全州“两后生”25%;2019年,招生院校扩大至8所,“怒江班”开设实现珠海市中职技工院校全覆盖,“去珠海读书”已成为怒江“两后生”的时尚选择,今年招生正在火热进行中。

  此外,珠海市还动员社会力量,引入国际教育集团,在市扶贫基金会旗下设立对口怒江智力帮扶基金,全额免费资助怒江贫困青年到珠海市工贸技工学校接受为期1-3个月的短期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目前已有90名怒江贫困青年赴珠海参加“粤菜师傅”等热门技能培训。

  珠海市技工学院“怒江班”

  2017年开始,珠海招收了56名怒江籍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毕业生,开办了珠海市首届“怒江班”。到目前为止,珠海市技师学院“怒江班”分别采取“0+3”“1+2”模式举办高级、中级技工班,就读怒江籍学生201人。

  “怒江班”以学生持续发展为目标,设置了在广东、云南都有广大就业前景的酒店服务与旅游、电气自动化装配与维修、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学校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理念,与长隆、御温泉、TDK、纳思达科技、珠海燃气、大横琴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珠海优质企业共同承担扶贫班学生的培养。在“怒江班”的实践中,技工教育扶贫发挥着“产业相衔接、技能易上手、工作有需求、脱贫见效快”独特优势。

  TDK怒江班

  TDK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扶贫工作,除了捐赠物资和善款,还热心推进教育对口帮扶的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公司与珠海市技师学院合作成立了专为云南怒江学子提供职业教育的“TDK怒江班”,并为“怒江班”学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习岗位。今年,该公司选拔怒江学子参与公司的全新项目并给予其前往德国学习的机会,希望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专业人才。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协助珠海市技师学院开展教育扶贫工作。(记者 朱燕 许舒琳)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