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通讯员 丁昌缘)日前,记者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景罕允岗蔬菜种植合作社,发现一座座蔬菜大棚依次排开,长势喜人的茄子、苦瓜、青椒等蔬菜挂满了枝藤,蔬菜丛中到处都能看到农民忙着施肥、采摘的身影。
“原来我3.3亩田种的都是水稻、玉米,收入并不高,现在土地流转并加入合作社后,我在田里打工,工资当月算,租金按年领,年底还有分红,在家门口就能领到三份工资,不愁脱不了贫。”说起成为村里羡慕的“三薪”农民,在合作社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左丛兰高兴又自豪。
据悉,陇川县允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妇女致富带头人傅国秀发起,成立于2014年,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模式,吸收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到合作社的发展中来,按每年每亩土地1200元的租金付给农户,并以每天不低于60元务工费聘请社员到种植基地务工,年底按入股比例进行分红。合作社成立以来,周边农户纷纷主动加入,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40人,其中女性社员12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建有130亩大棚种植基地。
截至2018年底,合作社累计生产总值达800万元,户均分配收益3600元/年,去年支付农民工工资达36万元,真正实现了让土地生“金”,让农民增收的目标。由于发展成效显著,合作社还得到了省、州、县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2019年被评为“云南省巾帼农业示范基地”“德宏州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陇川县景罕镇大棚蔬菜科普示范基地”。
据悉,陇川县共登记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88个,注册会员14873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会员2554户,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861人。出租土地获租金,基地务工领工资,合作生产分红利,越来越多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成为了名副其实领“双薪或三薪”的农民。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陇川县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借助产业扶贫、农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进来,并引导、鼓励贫困群众参与扶贫产业建设,在门口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贫困户年均增收千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农民群众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