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扶贫政策 >> 正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漫画】勇于与命运抗争 绝不向“贫魔”低头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8日 10:42:15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分享至:

“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听爸妈说,如果当时家里条件好一点,我的病应该可以治好。” 王应良出生时就得了先天性左脚发育不良,因为家里太穷没钱医治,落下了残疾。

王应良从小就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爬行”,曾极度自卑,加上家庭条件困难,小学四年级时他不得不退学回家。

“不管多艰难,生活还得继续。”王应良退学后在父母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了犁地、放牛羊、砍柴背柴……健全人能做的事,他基本都能做,只是动作有点笨拙、缓慢。

命运继续跟王应良开了个残酷的玩笑,30多岁时王应良右手不小心被炸伤,近三分之一的右手掌缺失,十年前左右眼也失明什么都看不见了。王应良领着两三岁的女儿,媳妇却撇下他们父女俩走了。

2018年年底,在国家农危改项目的实施下,60岁的王应良告别了破旧的土墙房,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居。

王应良说:“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但国家就好比一个家长,他有近14亿的孩子,顾不了那么多人,我们不能只等国家来帮扶,还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作为一名残疾人,我也不能拖国家后腿,‘跪着’也要努力前行,早日实现脱贫。”

  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扶下,云南各地涌现出一大批自主脱贫感恩奋进的脱贫先进典型,他们中有的人身残志坚敢于逐梦,有的人踏实肯干奋勇争先,有的人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如漫画中“跪着”也要脱贫的王应良、身体残疾却供出两位大学生盖起三层新房的杨小各、从贫困户“变”成扶贫人的杨友望,还有“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在百米悬崖峭壁上凿石开路谱写“西畴精神”的岩头村村民们……他们勇于与命运抗争绝不向“贫魔”低头的励志故事不断为云南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外,云南不断深入推进“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和扶贫扶志扶智行动,让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等靠要”到“争着干”……各地通过不断改变帮扶模式,调整“一刀切”的帮扶政策措施,实行帮扶承诺,制定村规民约,培育致富带头人,表彰光荣脱贫户等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促进贫困群众从“不愿干”“不会干”转变为“学着干”“争着干”。涌现出昆明市开展“三讲三评”,曲靖市罗平县“爱心超市”,临沧市创建“村史馆”,文山州西畴县“五分钱”工程,普洱市西盟县“先锋强志工程”,德宏州农村“小喇叭”工程等“六小创新”做法,并在全省推广。广大贫困群众思想观念逐步转变,发出了“坐等不如苦干、伸手不如动手”、“找准路子跟党走、小康生活样样有”的脱贫宣言。

  云南网记者 徐腾中 李熙临 姬祥虎 包涛

责任编辑:赵家琦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