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基层一线 >> 正文
从“大山之子”到“农民书记”他用真情干出真实效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7日 09:48:23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通讯员 马志祯 高飞 陆万勇)谢小华出生于贫困山区,作为大山里的“儿子”,参加工作24年来,长期扎根基层工作,被村民们亲切称为“农民书记”。2016年10月,他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编办选派到金河镇石桩村驻村,次年3月,担任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谢小华把石桩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扛在肩上,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工作队员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石桩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位“农民书记”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入户走访

  用真心真情,当好脱贫致富引路人

  从驻扎石桩村的第一天开始,谢小华就满腔热情地投入摸底调查工作。

  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他不辞劳苦地为群众增收和村委会的发展建设出主意、想办法。通过走村入户听民声,零距离与群众接触,迅速掌握和了解到脱贫攻坚的第一手材料。他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把村委会当作自己的家,主动与困难群众“结穷亲”,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用真情去带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做到“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

  靶向重难点,聚力奋勇攻坚

  石桩村委会世居苗、瑶、汉、哈尼四种民族,辖6个村民小组519户2042人,村里基础设施仍然十分滞后,产业扶持难度大。谢小华深知,这样的情况,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贫困户脱贫、群众增收,就必须得凝聚各方力量,依靠科技,扶持群众发展“短平快”的特色产业。

  因此,谢小华把党建和精准脱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不断增强村级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同时,精心策划,压实责任,将村委会干部培养成为明白人和带头人,把村小组划分成为产业发展组、基础设施建设组、矛盾纠纷调解组、邻里关系处理组,聚焦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上下一条心、齐心协力抓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氛围。

到田间了解情况

  基础设施“铺路”,特色产业助推脱贫

  自驻村以来,谢小华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协调帮扶资金305万元,先后硬化入村公路3.1公里,新开挖生产路6.5公路。建设了余家坪、石桩、平安寨三个村的活动室、活动场地、彩钢瓦活动场所、卫生厕所等,使村寨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人居环境条件促脱贫攻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科技培训和外出务工培训。

  此外,谢小华积共引导和帮助400余户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巧用“借鸡生蛋”,产业精准到村到户,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走“造血式”扶贫的路子。本着“一村一户一产业”,整合社会帮扶资源,重点发展野生黑三七(黑人参),通过“借鸡生蛋”法,将不现实变为现实,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与农户同劳作

  治愚扶志,民族和融共脱贫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了让孩子多一个走出大山的机会,谢小华多方协调申报助学资金10万元,为70余名学生解决上学难问题,为200余名初中毕业生联系高中和中职学校,圆了贫困学生就学梦。

  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在谢小华的带领下,石桩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6.33%降至2018年的0.62%,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4670元提高到2018年7542元,实现了深度贫困村脱贫摘帽,且初步形成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格局,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昔日的贫困村经历了破茧成蝶的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样板村。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