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要闻 >> 图片要闻 >> 正文
“农民院士”心愿得偿:“北京人吃的醋溜土豆丝,5盘里有4盘是我们澜沧种的!”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0日 10:21:39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分享至:

  四十年前有一位青年走进云南农业大学开始了学农为农之路,四十年后有一位院士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带领老乡走上了富农惠农之路。

朱有勇在两会代表通道上展示冬季马铃薯

  他就是我国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教授。

  出生于农村的朱有勇心里装着农民,农民需要什么,他就去做什么, 农民有什么问题, 他就去解决什么问题——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他被老乡们称为最喜爱的“农民教授”。

  他到拉祜山乡教村民种土豆 赚反季钱

  澜沧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更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88个贫困县之一,由于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村民长期被贫困所困。

资料图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结对帮扶澜沧县,朱有勇带队多次深入澜沧县各村寨进行调研。他发现,澜沧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冬早蔬菜产业发展,如冬季马铃薯,完全有十一二月间播种、次年三四月收获的可能。

  要在蒿枝坝村种全国最早上市冬季马铃薯?许多人不相信,因为以前村里从未种过。

资料图

  当年,蒿枝坝村民李扎袜,包括他在内的10多名村组干部带头,每人出资1万元入股,依托蒿枝坝拉祜雅专业合作社,从村民手中租来了100亩土地,开始示范种植。

  从2016年11月播种到2017年4月收获,通过初步测产,最高亩产为4.7吨,平均亩产3.3吨,100克左右的商品薯率97%,按每公斤3元的订单价格,每亩增收9000多元。

  半年的时间,朱有勇用沉甸甸的马铃薯赢得了村民的信赖。

资料图

  “我们希望把这里的冬季农业盘活。”朱有勇说,“种植冬早蔬菜的收入大约是夏季种粮收入的3倍,这里的冬季农业可以打时间差,农民就能多挣钱。”

  而且,农民不用为销路发愁——马铃薯从地里刨出来直接装车运到省外。“北京人吃的醋溜土豆丝,5盘里有4盘是我们种的。”朱有勇研究冬季马铃薯已有十几年时间,“我到哪里试验成功了,收购商就去哪里下订单。”

采访截图

  如今,院士到大山里教村民种马铃薯,在澜沧县已传为美谈。2018年,在澜沧县38个村寨示范3200多亩。冬季马铃薯平均亩产2.5~3.5吨,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

  他指导农户种林下三七 防病虫害更解决轮作问题

  三七是云南名贵中药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很多地区的扶贫攻坚项目上起到了作用,但三七对土地的要求很高,一直面临连作障碍。为什么不让原本属于山林的三七回归山林?朱有勇带领团队启动了林下三七专项科研课题,基于其深耕多年的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防控技术,不用农药化肥,有效解决三七根腐病、圆斑病等严重病害,并且保证思茅松林下三七成活率到90%以上。他将自己的技术无偿授予当地农户,并长年提供技术指导,但条件是种植企业必须兑现“不用一粒化肥、不打一滴农药、收益的15%要用于扶贫”的承诺。

资料图

  朱有勇测算,林下种植的三七因为天然有机,有着更高的经济价值,“每公斤的干品价格能卖到6000元以上”。林下种植三七激发了当地农户护林育林的热情。目前,澜沧已经开展了7000余亩林下三七有机种植的示范推广,预计明年将达到1万亩。

  他开设科技扶贫班 手把手传授致富经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朱有勇团队还将将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教学培训,让扶贫对象变成脱贫力量。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约1500多名乡土人才。

资料图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主技能,11月11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导的澜沧电商科技扶贫班在竹塘乡云山村正式开班。这是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继开设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电商课程,以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再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

朱有勇院长为电商班学员上课

  有人曾问,院士教农民是不是大材小用?朱有勇摆摆手,笑着说:“搞了一辈子农业,积累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来扶贫就都用上了,把农民带富,心里真的感到高兴。”

  2015年至今,以朱有勇为首的院士专家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奋战,使澜沧整体贫困率逐年降低。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竹塘乡科技副乡长毛如志介绍,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可实现脱贫357户,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现已申请贫困村脱贫退出。

朱有勇

  “只有标志性而没有先进性的农业,不叫现代农业。同样,停留在原始阶段的高原农业,也不是特色产业。只有加上现代科技这个内核,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才有发展的根基。”

  这是农家子弟朱有勇,对农业的真切理解,更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知。

  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李熙临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