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乡村振兴 >> 基层一线 >> 正文
他主动请缨赴山村 真心真情叩“心门”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3日 10:08:00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 通讯员 蒋琢)2017年3月,一名叫黄学勤的年轻人,由云南省能源局的干部职工“摇身一变”成为曲靖市师宗县雄壁镇独龙村委会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他凝心聚力,多措并举,使独龙村逐步走上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驻村扶贫工作队到田间了解情况

  用实际行动打开群众“心门”

  当单位要选派人员下基层驻村扶贫时,黄学勤没有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中。

  “村子里突然来了些年轻大学生,我们真的太不习惯啦。”村委会副书记满石英说。刚到独龙村时,黄学勤甚至因为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与村干部们闹过矛盾、起过争执。随着工作的开展,黄学勤经常诚恳、虚心地向大家请教农村工作方法,慢慢地,大家才开始相互理解,相处得越来越融洽。

  作为一个“外来人”,黄学勤告诉自己,要想真正地融入群众,必须要跟他们先熟悉。

  黄学勤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带领工作队员脚踏实地走村入户、访贫问苦,真正做到当农村人、干农家活儿、办农家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开了百姓的“心门”,当地群众也把他当作了“自家人”,村里群众遇到困难,总喜欢向黄学勤反映,而黄学勤也总是尽力帮助解决。

入户帮群众解决问题

  上大哨村民栾书明从楼梯上摔下来,导致股骨头骨折。得知情况后,黄学勤第一时间找人把栾书明送到县人民医院,并多次送去慰问金,解决了栾书明在医院住院时的生活费用。为了打消栾书明一家的担忧,黄学明安排他的家人在村里做保洁员工作,增加家中收入,保障了他们的生活。

  说到黄学勤,栾书明的妻子陈存芝激动地说到:“住院那段时间,黄书记是又出钱又出力,经常打电话问着我们情况怎么样,感谢黄书记,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份情!”

  让村民住得安心、生活舒心

  经济基础差、产业发展滞后是制约独龙村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时时刻刻牵动着黄学勤的心弦。黄学勤明白,谋划好领富带富的“金点子”,就牵住了农民脱贫增收的“牛鼻子”。为此,他们求实效、见真章,不论是制定规划,还是申报项目,进入工作状态都很快,干事热情都很高。

  经过多方调研和艰难摸索,产业发展项目在考虑了红花油茶、到杉树、香菇等方案后,最后调整为工业大麻种植。产业发展需要资金,为了发展村里的工业大麻产业,黄学勤跑上跑下,要项目、要资金,向派出单位省能源局积极争取了3万元用于前期平整土地。10月,大麻到了采收季节,村民们还有每人每天80元的工费,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

了解养殖情况

  2018年11月,黄学勤同单位一道积极向省工信委争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同时整合独龙村原有的117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同温氏集团公司合作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工业大麻产业、生猪养殖产业等产业的落地、发展,将有效带动独龙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同时补齐集体经济短板。

  驻村以来,黄学勤秉持着对独龙村的热爱,一门心思帮群众办实事,群众需求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协调争取省发改委和省能源局445万元用于修路、建卫生室、改造村里老旧电路、解决灌溉问题等全方位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力求让村民住得安心、生活舒心。

  蝉联“四面红旗”

  俗话说:“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要想让独龙村党组织“活”起来,必须狠抓党建工作,只有拥有一个富有活力的支部班子,才能激发党员的责任感,真正让村党组织这个“引擎”焕发活力。

  黄学勤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规范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健全档案,以第一书记上党课形式,组织村三委、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和贫困户代表,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使每个党员、村干部成为脱贫攻坚的有生力量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入户走访

  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通过“诚信、自强、感恩”主题群众会和“三讲三评”工作会议,黄学勤向群众宣传、灌输贫穷并不光荣的理念,并把村里那些依靠自己外出务工脱贫致富的人作为正面典型向群众宣讲,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了脱贫致富信心。

  在2018年12月师宗县“五面红旗”创建评比活动中,独龙村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勇夺“五面红旗”中的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四面红旗”,成为该次评比活动中,全县110个村中夺得红旗最多的一个村。

  在今年6月师宗县“五面红旗”创建评比活动中,独龙村再一次蝉联“四面红旗”村。 驻村工作队就如一缕春风,在把理念、方法、人脉和资源带到农村的同时,农村一线也成了他们成长锻炼的大课堂。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他们也在这个广阔天地中接了地气,聚了民气,长了才气,壮了底气,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的“双丰收”。

  “看到独龙村的变化,我们都非常高兴。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针对独龙村的薄弱环节,通过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独龙村村民能够在2020年真正步入小康社会。”黄学勤信心十足地说。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