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泽县迤车镇迤北村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
8月26日一早,记者和会泽县邮政局的投递员一道,将一封特别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送到了距离会泽县城130多公里外的迤车镇迤北村委会老街子小组。
这封通知书的主人是迤北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9岁的张沁芳。今年高考,她以文科数学150分(满分)、总分674分、全省前50名(成绩被屏蔽)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也是迤北村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
从投递员的手里接过通知书,张沁芳一家人格外高兴。在大家的目光注视下,张沁芳小心翼翼地拆开通知书,抚摸着“大学堂”三个字,久久舍不得放下。
北大一直是目标 张沁芳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高考完,很多人向我的数学老师孙老师打听我错了几题,我告诉孙老师我都做完了,但不敢对答案,心里特别慌,总觉得有算错的。看到数学满分的时候,我很意外,因为高考前满分只拿过一次。”张沁芳告诉记者,自己5岁半开始求学,每天天还没亮就要独自打着手电筒走40多分钟的山路去上学,放学回家还得做家务、做饭,很辛苦。在求学的这十多年里,很多和自己家庭情况差不多的同学都放弃上学外出务工了,但她一直咬牙坚持,因为她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从进入茚旺高级中学的第一天开始,张沁芳就把北京大学作为目标,为此一点时间也不敢耽搁,学习就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如今如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张沁芳特别开心,她告诉记者,她信了“努力会有回报”这句话,也十分期待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等大学毕业后,她会继续攻读研究生,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将来成为一个能为别人授业解惑的人。
会泽县今年11人考上北大、清华 其中贫困学生4名
2020年,会泽县共有11名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北大5人、清华6人,11人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有4人。会泽县教育局发展规划科副科长谢本荣介绍,会泽县始终把教育作为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抓手,花真功夫、下大力气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0年以来,会泽县共有139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建档立卡学生47名。
迤北村气候条件恶劣、交通条件落后,村民一直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为生,属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8户1288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倾情帮扶下,迤北村于2019年脱贫出列,贫困群众也甩掉了“贫困帽”。
张沁芳一家5口人,父亲今年50岁,患有残疾,母亲今年46岁,在家务农,哥哥外出务工,弟弟还在读高中。张沁芳读高中的时候,家里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减免学费外,张沁芳每年还有2500元的生活补助和爱心人士的资助,读书期间基本没花过家里一分钱,村里还给张沁芳的母亲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
“小芳太苦了,小时候一个人去距离2公里半的地方上学,每天来回四趟,我们从来没有接送过,放学回家还要做饭等着我们。上了高中后,经常一夜一夜地看书,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会……”说起女儿的求学路,张沁芳的母亲激动落泪,她说,以前村里有人说她家不像是能供孩子上学的家庭,听完非常难过,所以心想虽然自己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也一定要坚持供孩子读书,她不怕苦也不怕累,如今苦尽甘来,自己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再过四天,张沁芳将踏上去北京求学的新旅程。我们坚信,在好政策的支持和铆足了劲的努力下,会有更多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拼出一个美好未来!
云南网记者 翟芯冉 赵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