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要闻 >> 图片要闻 >> 正文
日子甜如蜜 云南群众刷屏“晒幸福”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6日 18:06:19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脱贫攻坚以来,云南迎来了历史性和跨越性的巨变。曾经饱受贫穷之苦的大山儿女,挪出“穷窝”,奔向幸福。曾经依靠土地为生的山区群众,通过开辟多元化的增收渠道,走上了致富“快车道”;曾经基础设施落后的农村,蝶变为美丽宜居新乡村。绿树红花掩映庭院、洁净村巷四通八达,广场游园赏心悦目……山里人曾想逃离的农村,如今成为城里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百姓日子甜如蜜,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挪出“穷窝” 奔向幸福

  这五年,面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云南完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挪穷窝换穷业行动”。家住怒江州兰坪县河西乡大羊村的普米族村民和映香,就是受益者之一。

建起医院,健康有保障。

  和映香也从未想过,有一天全家人能搬到县城居住。“国家给我盖了好房子,我们来到县城什么都方便,小孩读书也方便,学校、医院就在家门口,上学、看病都非常方便。”和映香说,如今安置区附近建了扶贫车间,在扶贫车间上班的同时,政府还给她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不仅生活条件比老家好,收入也有了保障,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扶贫车间正忙碌

  而在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芒宽社区,傈僳族群众杨玉花真正体会到了“搬出大山天地宽”的意义。“以前一家6口人住在山上的一个木板房里面,条件不好,政府帮我们搬下来了,住进这个宽敞明亮的(房子),医疗交通各方面也很方便。”,和很多村民一样,搬出大山以后,在宽芒社区卫生室上班的她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两个儿子和老伴在外面打工,收入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好。

  挪穷窝、搬新家。“十三五”期间,云南省实施了9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了“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的总体目标,云岭大地正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搬迁群众的幸福新生活正在开启。

  吃上“旅游饭” 迎来好日子

  这五年,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土地不再是农村群众唯一的收入来源,取而代之是多元化的增收渠道。

  在云南普洱市澜沧县的深山中,藏着一个令人羡慕不已的村庄——老达保村。这在里,能歌善舞的拉祜群众依托自身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实现了“在唱唱跳跳中快乐脱贫”。

拉祜族群众正在演出

  老达保曾是一个拉祜族贫困村寨,从前,老达保晴天黄灰扬、雨天路湿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民主要通过务农维持生计。寨子里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却天生能歌善舞,他们扛起锄头下地是“农民”,拿起乐器上台是“演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老达保寨成立了演艺公司,依托拉祜传统村落和生态风景,在大山深处进行拉祜风情实景演出,吸引了大量游客。

  演艺公司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实现演出收入384万元,群众分红25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9.6万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绝佳的栖息地

  不止是老达保,在全省各地,越来越多群众通过外出就业、发展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

  在位于保山市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境内的百花岭村,随着“观鸟经济”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起了“鸟导”,村里还发展起了餐饮、民宿等旅游服务;在大理州祥云禾甸大营村,杨左会一家借助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在发展养殖的同时,拾起了传统刺绣手艺,年收入十余万元。曾经深藏大山的农产品,如今搭乘“电商快车”飞出大山,走向全国……多元化的增收渠道,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人居环境靓起来 群众生活美起来

  这五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村庄,“摇身”变成美丽宜居幸福村。

  2018年以来,我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人居环境提升

  位于玉溪市抚仙湖北岸的马房村,通过实施民居住宅外观统一改造、道路硬化、截污治污、美化绿化、强弱电入地、公厕升级改造等项目,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探索出一条以民宿、餐饮为主,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为辅的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随着生态环境越变越好,游客越来越多。

  安宁市青龙街道白塔村通过实施改厕工作,既改变了村容村貌,也促进了村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前的沼气池又臭又脏,尤其在夏天,苍蝇蚊子很多,这次我们家把沼气池改成了卫生间,成为水冲式的厕所和洗澡间,洗澡水和洗菜水直接排进了无害化处理池。”村民潘继荣说,结合家中地点小的实际,他把沼气池改成了贴满瓷砖的卫生间。一个设施变成多种用途,改建厕所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充满绿植的村民庭院

  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91%的乡镇和92%的村庄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垃圾池等环卫设施实现三级覆盖;62%的乡镇生活污水得到收集处理,27.8%的行政村有污水处理设施;全省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1279222户。云南省在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卫生这三个长期制约农村人居环境的顽疾治理方面取得新成效。

  如今,走进云南乡村,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村道、青砖白瓦的民居,绿意盎然的庭院,热闹非凡的健身广场、可供休闲娱乐的小游园……随着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不仅过着城里人羡慕的田园生活,还能享受到城市小区的生活配套。

  日子甜如蜜 幸福挂眉梢

  从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到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从人居环境脏、乱、差,到村容村貌洁、净、美。脱贫攻坚以来,云南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每一张脸上挂着的笑容,都折射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一个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将遍布云岭大地。

  统筹 徐腾中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杨苑 秦黛玥 姬祥虎 翟芯冉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