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扶贫动态 >> 正文
酷!“牛脸识别”让保险理赔更精准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6日 09:45:00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德苴乡远近闻名的“牛村”——新和村又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用“牛脸识别”给肉牛上养殖保险,填补了肉牛纳入保险的空白,为养殖户增添了一道防护墙。

  发展肉牛养殖投资大、风险高,给牛犊子系好“安全带”是养殖户多年的夙愿。为解决肉牛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德苴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多家保险公司接洽,经过多轮磋商,最终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弥渡支公司签订肉牛养殖保险协议。


肉牛养殖保险签约仪式

  “采用公对公的形式,以合作社为单位入保,根据肉牛出栏时间短的实际,分半年期250元/头和一年期450元/头参保,集中采集“牛脸”、配戴耳标;出现意外死亡时,依据牛脸特征和耳标号,运用“牛脸识别”技术精准查验;符合赔偿的将最终获赔金额打到合作社账户,合作社再将其汇入个人账户,构建了‘合作社+保险+养殖户‘的理赔闭环。”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弥渡支公司客户经理黄涌介绍道。

  新和村谋发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48户成员共养殖肉牛2000多头,目前已有近百头第一批入上了肉牛养殖保险。


村民养殖的肉牛

  “以前牛要是得疫病死了,投资的钱就彻底打了水漂,挖埋牛坑时好像每一锄头都挖到了自己的心坎上。现在有了能繁母牛保险和肉牛保险的双重保障,心里更加有了底气,可以大胆放手养殖了。”刚给自家10头肉牛上了养殖保险的郭辉宗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在合作社旁与买牛商洽谈的郭继才也告诉记者,他计划抽空去给家里的20头肉牛上保险。

  新和村养牛产业的不断壮大,得益于合作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圆满收官,合作社理事长雷俊告诉记者:“过去5年,合作社养的肉牛从一开始仅有的10多头发展到2000多头,整个村养殖规模扩大到400多户,返村养牛的人越来越多,赚钱和膝下尽孝、陪伴子女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刚开通的肉牛保险,更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未来5年,我们将继续求新求变求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存栏突破万头、存栏百头大户超过20户、实施种养结合良性循环工程、打打造粪污治理设施等‘十大目标,带动更多的乡亲实现增收致富”。

  “牛脸识别”上肉牛养殖保险,既给养殖户吃下“定心丸”,也为推动农村新活力、建设美丽新乡村描出了德苴样板,如今的“牛村”更“牛”了。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山继菊 皋利民

责任编辑:翟芯冉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