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基层一线 >> 正文
【好故事】他是山区弱势群体的“点灯人”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7日 14:17:36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1984年退伍后,杨贵果断回到土生土长的山窝窝——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鹿鸣乡,进入民政系统以来,无论是数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他忙碌的脚步踏遍鹿鸣乡的每一寸土地,几十年如一日,一干就是28年。

  “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年近60的他恪尽职守,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做,为480多个残疾人、500多户贫困户、70个特困供养人、75个重点优抚对象点亮生命的“灯塔”。

小摩托伴杨贵走山乡

  脚踏实地 干事创业的“拓荒牛”

  “在鹿鸣,没有哪个不认识杨贵,就连村子里面的狗都不会咬他。”老百姓简单的一句玩笑话,瞬间勾勒出杨贵务实担当,敬业奉献的“拓荒牛”形象。

  杨贵深有感触地说:“民政工作的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要做好民政工作就要对群众有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为此,在工作中,他始终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视为第一要务。

近60岁的杨贵在学电脑

  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事民政工作28年来,“哪里有困难户、残疾户和退伍军人,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鹿鸣乡宣传委员李银华介绍,再过6个月杨贵就要退休了,但是他一直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军人的本色,始终以认真踏实、敢于负责、坚持原则的职业准则守护着民政工作的净土。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攻坚要求打造精品民政,以教育、卫生、住房、法律等专项救助活动等“七项制度”和经常性、临时性“两项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构建了“大双拥”工作格局,促进了全乡“双拥”创建经常化、规范化发展。

  2020年,鹿鸣乡共发放临时救助款198400元,补助涉及农户155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509户1100人;救助特困供养对象70人;对20冢大墓进行了生态改造整治、18冢活人墓作拆除整治,稳步推进了鹿鸣乡民政事业的发展。

  帮贫助残 做弱势群体的“护航灯”

  “如果没有这位热心人时刻惦记着我们,早就没有信心生存下去了。”每次提到杨贵,桑木箐村九组的建档立卡户王凤果总是激动得不能自已。王凤果肢体二级残疾,妻子智力二级残疾,夫妻俩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再加之儿子年幼,一家三口住在破烂的房子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帮助残疾户进行无障碍改造

  杨贵了解到情况后,多方协调,争取危房改造项目资金28000元,并协调县残联,对家里进行无障碍改造,安装了太阳能,购买了2000多元的电器,帮助夫妻俩申请“五保户”,每月补助资金1800元左右,帮助其子申请成孤儿,每月补助资金1200元。“家里遇着什么事,他总是随叫随到,平常也是隔一个多月就来家里一次,问问生活和家庭情况,他不仅对我家好,对整个鹿鸣乡的残疾人和贫困户都是一样的好。”王凤果哽咽着说,是杨贵帮助他家脱了贫,让他家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儿子有学上。

  王凤果说的一点也没有错。为践行民政工作“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杨贵克服全镇居住分散、贫困面大,工作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嘴勤、腿勤,不怕吃苦,认真负责,在优抚、农村低保、抗灾救灾、大病及困难救助等工作中,严格把握政策尺度,按照上级规定的程序要求,把党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最需要的社会弱势群体中。

给孤寡老人送捐赠物资

  鹿鸣村一组李罗罗户属一户多残,父子俩相依为命,完全散失劳动能力,就连上街买吃的都十分困难。前几年因公路不通,杨贵骑着摩托车,带着棉被、香油,大米往李罗罗家送。1996年,得知罗溪村四组毕寿帮户一家三口只有一双眼睛,毕寿帮的老伴冯德娣的眼睛得了白内障,几近失明,杨贵劝他家赶紧去做手术,可是生活在那穷山僻壤的三残家庭,哪里拿得出一分多余的钱,杨贵当机立断自己垫付押金,带着冯德娣去做了手术,让这个濒临绝境的三口之家重获光明。200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杨贵从梦中惊醒,滔滔洪流顺着罗溪河汹涌而下,他想起罗溪村三组的孤儿李树华兄弟俩,还住在罗溪河旁边的危房里,爹妈曾被洪水冲走,哥哥身带残疾,弟弟少不更事,一想到这些,杨贵心急如焚,连夜带着人赶到罗溪村把那兄弟俩接出来,事后又多方协调,帮他家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从选地址、买材料、盖房子,到搬进新房子,都是杨贵一手带着村组干部做的,李树华家没有出过一分钱,就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子。

  时间一长,只要一有困难,不管是不是杨贵职责范围内的事,老百姓们都习惯来找他帮忙。杨贵也乐于代劳,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仿佛弱势群体心中的一盏“护航灯”,照亮他们一路蹒跚前行。

  拥军优属 优抚对象的“贴心人”

  “优抚对象是人民的功臣,理应得到党和人民的关心和帮助,这不仅是党的政策,也是各级民政干部的自觉行动。杨贵同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帮助贫困群众进行危房改造

  鹿鸣村一组建档立卡户王绍余,是一名参战军人,因儿子智力残疾,自己年老多病,无经济来源,一直居住在30多平米的危房里。杨贵得知情况后,亲自找村领导协商,做了预算,把建房的事包给包工队。房子终于建好了,但屋里连最起码的一张床都没有,做饭的地方还是问题,杨贵左思右想,又再次向县民政争取了60000元的补助金,建了一间厨房,买了床、电视机、沙发。“我这辈子做梦都没有想过可以住新房,还有电视看”。王绍余感激地说,杨贵什么都为优抚对象着想,有困难找杨贵,因为他是大家的“贴心人”。

  努力为全乡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先后组织各村对辖区内75名重点优抚对象开展了普查工作。深入优抚对象家庭了解实际困难,对因病住院的困难重点优抚对象,积极开展医疗救助。

  杨贵作为近2万人口的乡民政办主任,经他手下发放的救灾救济、优抚优待、低保等物资近千万元,每笔都清清楚楚,有据可查,没有一笔“人情账”。

  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2006年被州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1年6月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民政部表彰为“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从事民政工作二十八年来,他真正将困难群众视为自己的亲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马当先的身体力行;没有花言巧语,只有无怨无悔的真情奉献。在平凡的民政岗位上,用尽职尽责填写人生的答卷,用爱心点燃希望的“灯塔”。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杨丽芳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