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要闻 >> 普通要闻 >> 正文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走出云南大山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31日 11:09:00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云南把电商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品牌设计、产品包装等方式,不断加快电商发展,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资料图:楚雄州2021年电商人才直播创业大赛/丘北县雪莲果热销 张德华 摄

  香格里拉:松茸“飞”入百姓家

  正值周末,上海闵行的王禹收到了来自3000余公里外的松茸。3天前,他看到拼多多“百亿补贴”有松茸,价格非常实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了一单。不到48小时,他就收到了松茸。“得益于快递物流、电商平台的发展,松茸国内市场已成规模。”云南省松茸商会会长汤希金表示,电商已成为助推松茸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香格里拉松茸产地

  从人背马驮到集中收购

  天还未亮,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洛吉乡中村的车都玛便早早起床,喝完一碗酥油茶,吃了点糌粑,他立即向森林深处进发。为了能采摘到品质上乘的松茸,整个松茸季,车都玛和老乡们都保持着凌晨进山的习惯。

  眼下,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正是云南松茸大量上市的季节。从林间到餐桌,松茸抵达的方式已经产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电商渠道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在这过程中,产业链上的菌农、电商、物流、客户都因此受益。

  “有时在山里捡菌一天,能碰上好几场雨。”森林里的雨说下就下,虽然给捡菌带来一定困难,但雨又是车都玛她们所盼望的。雨下得多,松茸才会长得更多、更好,而多捡一些,便又多了一些收入。

  松茸对生长环境有严苛的要求,只在没有被污染过的高海拔原始森林中才能生存,至今仍然没办法实现人工培育。云南是中国松茸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60%至70%,每年出口600吨至700吨鲜茸到日本、韩国等地。香格里拉因气温低,对松茸的生长很有利,松茸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也就更胜一筹。

  车都玛所在的中村,几乎全村人在松茸采摘季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去采菌。他们每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上山采摘,凭着一半经验一半运气的收获,这一季的收入占了他们全年收入的大部分。

  在山沟中,有不少临时搭建的小木棚,是藏民们的松茸采集点。整个松茸季,离家远的村民们通常会住进小木棚,在比较集中的地方,收购商们还固定设置了“收购点”。如此一来,便免去了长期以来藏民们一家人辛勤采摘后,还需要人背马驮送去贩卖的舟车劳顿。

  凌晨进山的藏民们,会在下午4点前回到收购点,等候在此的收购商已做好分类的准备,根据松茸大小、品质付钱。有了收获的村民,有人还会再进山采摘两三个小时,有人也会返回休息,为第二天的采摘做准备。“总的来说,这些年捡松茸还是增收不少的。”车都玛说,在她的村子,近年来人均增收在3万元左右。“虽然也辛苦,但还是挺不错的。”


松茸个头很大

  留青年人才助电商发展

  每天中午,习龙都会在收购点等待老朋友们从山里归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龙哥”的他,曾是令人羡慕的大学生,学的也是大家眼里“好就业”的专业——土木工程。没想到,毕业后,他和堂哥一起,做起了松茸生意。

  “最重要的是我们香格里拉环境好,孕育出了好的松茸,希望把我们家乡的好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习龙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松茸以长度来制定定价标准,分别是5厘米至7厘米、7厘米至9厘米、9厘米至12厘米以及12厘米以上几个等级,在未开伞头尾大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个头越长价格越贵,12厘米以上的未开伞松茸是极品,但松茸只要一开伞,就没那么值钱了。

  “这些年,大家的保护意识更强了。”习龙说,当地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提升群众对松茸的保护意识。此外,迪庆州松茸保护与发展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发出倡议,呼吁全民共护松茸资源,确保科学采集,规范收购;倡议各县市乡镇松茸产地村组将松茸资源保护与采集纳入村规民约;全民相互监督,文明、科学采集。

  位于香格里拉的松茸交易市场每天都热闹非凡。一箱箱包装好的松茸,正待乘坐“专机”或是前往丽江搭乘“专列”,去往各地食客餐桌。

  拼多多一家贩卖松茸的店铺叫做“云众菌业小店”,它的店主吴昌恒是一位广东小伙。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到云南丽江旅游,结识了习龙哥俩,尝到了松茸的味道,他便决定留在丽江。“这么美好的东西一定要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阿昌开了拼多多店铺,订单一来,龙哥他们收购和分拣好的松茸,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各地。

  “云众菌业小店”里,在拼多多农货节“百亿补贴”后,750克7厘米的精品松茸也就150多元。这样一来,在以往看来价格高高在上的松茸,也能轻松“飞”进寻常百姓的餐桌。

  “我们都给大家及时发很好的货,希望消费者能有很好的松茸体验。”阿昌说,在他的计划里,还希望把更多云南的美好带给更多的人。“我们准备拍摄和制作一些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云南。不仅是松茸哦。”

  永胜:软籽石榴引客来


永胜软籽石榴

  “永胜软籽石榴品质优良、味道上乘,一定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石榴果大、色泽鲜艳,果籽饱满,果肉晶莹剔透、汁多味甜。”8月初,在永胜县软籽石榴种植基地里,10多位采购商慕名而来,和永胜县河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理春相谈甚欢,表达着他们的采购意向。

  在近期举办的第三届云南果蔬产业大会暨中国地标农产品产销对接万里行之云南站(以下简称“云果会”)活动上,永胜软籽石榴惊艳亮相,让与会嘉宾对永胜软籽石榴产地行充满了期待。而事实证明,永胜软籽石榴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云果会上,永胜县农业农村局李俊杰在现场介绍了永胜软籽石榴,当时我就很期待了。到产地考察后,这软籽石榴真是名不虚传。”水果批发商陈先生对永胜软籽石榴赞不绝口。据悉,此次永胜软籽石榴产地行活动,共吸引到了来自全国大型商超、社区团购、批发贸易等业内的50多位采购商。

  “我们家今天就开始出货咯。我们县种植水果历史悠久,这软籽石榴,让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种植户吴理春一边盯着石榴采收,一边笑着说。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优势,永胜县软籽石榴早在2004年就开始引种。2014年,永胜县委、县政府将其列为金沙江库区移民扶持的重点产业,并在片角镇召开了软籽石榴产业推进大会。同年,吴理春开始种植软籽石榴。2015年,吴理春扩大种植面积,建成了一个拥有300多亩软籽石榴的示范基地,并成立了永胜县河谷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我家的石榴开始少量挂果,当年一公斤石榴能卖到16元。2017年,永胜县举办了软籽石榴节,吸引了很多客商前来采购,为我们打开了销路。”吴理春说。石榴丰收,产业发展起来了,吴理春的日子越来越好,但他并没有忘记村里那些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主动邀请大家来自己的石榴基地工作,还免费为他们提供软籽石榴种苗。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软籽石榴。

  截止2020年底,永胜县软籽石榴累计种植面积9.8万亩,主要栽种品种为“红如意”和“突尼斯”,进入盛果期面积达6万余亩。软籽石榴总产量稳定在5万吨,并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12月,“永胜软籽石榴”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成功,永胜软籽石榴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

  为让永胜软籽石榴能吸引更多优质客商,当地政府曾先后举办了软籽石榴节、软籽石榴永胜·快手发布会、电商对接会、产销对接会、线上购物节等线上活动,并与京东、阿里巴巴等集团合作,打造了永胜软籽石榴“互联网+农副产品”销售新模式。目前,永胜软籽石榴已经进入上海超市、批发市场,并销往北京、郑州、大连等城市。

  今年,永胜软籽石榴入驻了致力于为全省1000万亩水果基地提供数字化服务、为云果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的“云果产业大脑”。他们期待着,这一平台将进一步打响“永胜软籽石榴”品牌,帮助永胜软籽石榴拓宽产品流通渠道,扩大永胜软籽石榴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绿春:扶持农村电商发展


绿春乡村

  “现在为大家介绍的是戈奎乡农户自种的百香果,果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含有156种水果的香味……”近日,戈奎乡农特产品电商服务平台网络直播吸引了不少网友观看。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绿春县积极扶持农村电商发展,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促进当地广大农户增收致富,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2019年,绿春县成功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切实解决本地群众农商意识较弱的问题,绿春县积极探索农副产品电商销售模式,采取了联系平台、构建销售网络,对农户开展技能培训等行之有效的措施。“戈奎乡采取‘产业+基地+电商’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发展了柠檬、百香果、香蕉芭蕉等产业,拓宽了产品销路,真正实现了产业强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加快了全乡乡村振兴的步伐。”绿春县戈奎乡党委副书记陈明介绍。

  近年来,绿春把农村电商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通过产品开发、分析定位、品牌设计、产品包装和营销推广的方式,不断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目前完成了“绿春四季”“六村韵”“绿春茶”“哈元红”等品牌的培育打造工作,建立了红米、茶叶、草果、八角、胡椒、小米辣等30余款优质农产品信息库,同时积极连接城乡市场,打通销售渠道,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云南网记者 王淑娟 杨抒燕 姚程程 李吒

责任编辑:翟芯冉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