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积极实施文化旅游强市战略,在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文化品牌、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创新文化形式,倾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养宜居为一体的魅力龙城。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禄丰市按照“一核一线一带一环多点”实施乡村特色旅游发展布局,培育打造一批具有禄丰特色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项目。彩云竹溪成功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勤丰北甸、恐龙山九渡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成为市内外游客假日旅游打卡地。
2021年以来,禄丰市内乡村旅游景点累计接待游客54.5万余人,村集体经济创收100余万元,发展地摊经济带动群众增收225万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禄丰市依托旖旎自然风光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党建赋能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景点,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培育文化品牌,传播品牌文化。围绕“两核一极六带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禄丰市持续擦亮“恐龙文化、古镇古道、温泉锶泉”3张名片,做活“三水”文章,推进旅游与恐龙文化、腊玛古猿文化、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和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以水养人,培强壮大以禄丰世界恐龙谷、黑井古镇、金山古镇等一批为代表的文旅支柱产业。坚持康养宜居底色,科学谋划建设一批“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健康+体育”等项目,集中丰富一批集温泉养生、旅居康养、中医理疗、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康旅业态,形成“文、游、医、养、体、学、智”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打造恐龙元素,提升城市形象。禄丰市以“恐龙之乡”闻名遐迩,近年来,禄丰市围绕“恐龙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恐龙形象千姿百态”的目标,按照以恐龙文化元素为主、历史文化和彝族文化为辅的建设内容,构建世界唯一的文化龙城。同时紧紧围绕“干净、宜居、特色”,聚力打造“美丽县城”。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盘活3河3水库水资源和温泉资源,凸显恐龙文化元素。在侏罗纪大道、西河烟柳走廊、龙湖湿地公园等街区,卡通恐龙彩色雕塑随处可见,根据群众对恐龙的认识和了解、易接受程度和喜爱类型,精选设计了230幅卡通恐龙图案。漫步于禄丰市区,穿梭于大街小巷,以恐龙文化元素为主、历史积淀文化为辅的城市色调相得益彰,恐龙文化成为了别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实施文化乐民,丰富业余生活。禄丰市不断创新文化发展思路,文化活动方式从单纯的欣赏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发掘农村“乡土文化能人”,发挥他们在活跃基层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领头羊”作用,带动仁兴大箐的苗族合唱团、中村叽啦的舞龙队、高峰的大刀舞等一批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走出山乡,走上舞台,并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目前,全市共有业余文艺演出队伍145支、演员2825人。同时,14个乡镇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体活动,让群众主动参与,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黑井镇的盐龙女文化节,土官镇的“桃花节”等。各乡镇因地制宜开展腰鼓、花灯、山歌演唱、快板、左脚舞等“大家乐”广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百姓成为广场的主角,真正实现“文化乐民”。
培养刺绣能手,传承民间技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民族绣饰品在整和中升值,众多贫困地区彝族妇女的一技之长在引导开发中发挥,部分农村妇女看到了民间刺绣手工艺品的发展前景。仁兴镇的苗族服饰已形成规模发展态势,广通镇、高峰乡的部分绣娘和中村乡的龙美芬、张兰仙等刺绣传承人逐渐拓展山区妇女在家也能创收的发展路子。
2016年10月,彝族绣娘张有芳及其母亲穿着秀织的彝族服饰,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得到高度赞誉。目前,全市有会刺绣的农村妇女5000余人。市妇联组织全市刺绣能手举办培训班,“指尖上的技艺”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出路。传统的民族民间刺绣品从民间走向大众、走向市场,在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中成为艺术品。
打造党史基地,展现红色文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挖掘红军长征过禄丰留下的遗迹,开展全市红色资源挖掘整理工作,在全市遴选出25个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示范基地,评选出其中10个作为市级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示范点,确定了3条主题实践体验教学示范路线,市委打造了禄丰市党史成就展厅,先后命名了张经辰革命烈士纪念园、红军长征过禄丰纪念雕塑、中共禄罗特委暨禄罗游击大队纪念碑10个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授牌,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体验式教学提供了条件。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全市累计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现场示范教学活动150余场,参加人数达8600余人次。
作者 张佩莹(中共禄丰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