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扣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链条,落细落实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和“大擂台大比武”等工作。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全县聚能人、兴产业、谋发展,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打造边寨新样板
金平县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边境线长达502公里,是典型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也是红河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守护好边疆、建设好家园,是我们边境一线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金水河镇金水河村委会隔界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正带领群众24小时轮流值守,全力防范境外疫情输入。
在党组织的带动下,隔界村利用骨干民兵、护边员、护林员、界务员等力量组建突击队、护村队、巡逻队等群防队伍,联合军警加强边境通道、便道、边境线的巡逻,坚决守好家园、守好边境。“扎实做好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就是为寨子的发展打牢基础,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再苦再累也义不容辞。”普玉忠说。
面对边境地区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金平县把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作为提升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抓手,创新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有效引领新发展、焕发新面貌、营造新环境,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主旋律在边境线上唱响。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我们在65个抵边联防所成立临时党支部,推动抵边自然村实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全覆盖,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金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邓超介绍,金平县以强基层党建、固百里边防为重点,建强边境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同时广泛开展“唱国歌、升国旗、走边关”等活动,为沿边村寨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聚焦展示国门形象、打造富边样板、建成稳边示范、筑牢守边屏障的目标定位,金平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巩固提升金水河隔界村抓党建促强边固防示范村、马鞍底滮水岩村民族旅游特色村、石板寨新村抵边村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一批边境美丽乡村建设,以典型引路不断激发边境村寨发展后劲。
激活发展新引擎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立足边疆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扣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金平县委组织部部长陈平介绍,为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过硬队伍,金平县以乡村两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基层骨干队伍,乡、村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当地大力推行县、乡镇、村(社区)和村(居)四级党组织书记抓高质量发展机制,通过书记抓、抓书记,以头雁引领、百村示范、全面提质为抓手,瞄准党强、村美、民富、人和、宜居的重点,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意识和履职意识,以谋在先、干在前的担当精神为乡村振兴打牢干部、组织和人才基础。
眼下正值春茶采收季,在金平马鞍底乡石头寨村的茶地里,茶农们干劲十足。“过去大家不知道茶叶能卖,有着好资源却无法变现。是党支部挨家挨户做工作,村里党员示范带动,我们才发现了这片‘金叶子’,有了如今的好生活。”采茶间隙,村民侯有学笑呵呵地说。
“我们村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在开发中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头雁作用,科学引导村未来旅游业发展方向。”在马鞍底乡中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健说,只有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振兴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能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选好干部、配好班子的同时,金平县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素质提升,不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开办粮食作物、蔬菜种植、经果林、中草药等培训班,培训出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聚焦“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不断梳理帮扶需求,选派县、乡两级农科类、规划类、文化类等帮扶人才110名;针对电商、直播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势头,围绕“六个十万亩”主导产业加大对返乡就业创业人员电商培训力度;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通过项目合作、挂职兼职、招聘录用等形式,充分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技术力量服务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源泉。
按下产业快进键
在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的甘蔗地里,蔗农们分工协作,一车车甘蔗装捆整齐即将被送往糖厂,空气里到处散发着甜蜜的味道。
甘蔗产业是金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县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布局,发挥山区、半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旱坡地多的优势,按照企业自主、群众自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动员和扶持群众积极种植甘蔗,使甘蔗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为解决劳动力缺乏、运送成本高、交通不方便等问题,镇领导班子对种植户、糖厂进行走访了解,对生产情况、砍运能力存在的困难及时反馈和分析研判。”金水河镇党委副书记赵德华表示,在产业发展中,通过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确保了蔗农抢抓农时,按时入厂开榨,提高甘蔗产糖率,增加群众收入。
金平县始终把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健全完善以组织建设体系为核心,深化和拓展工作责任体系、政策落实体系、基础动员体系、资金投入体系、全程监督体系等“1+N”体系,形成上下贯通、横向互动、一抓到底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激发出各方力量、各个领域、各类要素的活力与潜力,有力有序保障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全面衔接、持续提质增效。
先后出台《金平县抓实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方案》《金平县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奖补办法(试行)及考核办法》等制度,推行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联结机制,组织473个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发展种养业、订单收购、劳务用工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以常态化基层党建的开展助推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同时,采取查、看、问、访等方式,全面考核拟享受奖补政策的43个新型经营主体巩固带贫减贫成效。经考核,红河云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0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已稳定脱贫的群众1556户6686人持续增收致富,成效显著,共奖补98.9万元,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