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铜厂乡:盘活千亩荒地 变身致富产业园
小满节气过后,雨水开始增多,天气逐步升温,农作物正处于生长旺季,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铜厂乡达绕村委会金平万民农林开发专业合作社的芒果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抢抓时机除草,一株株芒果树在工人们辛勤汗水的浇灌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我们的芒果明年就可以挂果了,预计三年后就进入丰产期。”基地负责人王光伟望着长势喜人的芒果树笑着说。
乡村振兴靠的是产业,产业发展就要有特色
山高路陡,海拔落差巨大,没有连片的平地,缺乏发展传统农业的有利条件,这是达绕村一直以来的的状况。2020年8月,在铜厂乡党委政府和县供销联社、县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王光伟来到这里,成立了金平万民农林开发专业合作社,以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了达绕村委会达绕老寨、水井村和麻栗坡村167户农户的2200亩闲置土地种起了芒果,并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民变股东,这样一来,不仅盘活了当地的闲置土地,还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带动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王光伟种的芒果叫“金煌芒”。金煌芒富含维生素C,是最甜的芒果品种之一,深得人们喜好,而且单果重量大,一般一个金煌芒可以长到两斤左右,有的甚至可达四五斤。同时,金煌芒的产量极高,丰果期时一亩地可以产出2000-3000公斤左右的金煌芒,具有很大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从2020年开始种植以来,经过两年来的精心照料,预计明年将迎来第一批果子上市。因芒果种植见效慢,要挂果三年才会进入丰产期,初期几乎是“只投入,不产出”。为了以短养长,基地里还套种了200亩黑姜,计划今年要把其余的2000亩套种满。目前,合作社除了芒果和套种的黑姜外,还种植了200亩柠檬,也即将挂果,今年还要增种500亩。这些产业转变了达绕村委会多年来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主要是对辖区1000米海拔以下的荒山荒地进行了开发,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其中,农户占50%,合作社占30%,村集体占20%。这种合作模式非常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村民不仅土地入股有分红,还可以就地务工,极大地促进了群众增收并积极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开启了我村乡村振兴新征程。”达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熊金友说。
“土地流转”是产业振兴的基础,盘活荒地带动村民走致富路
村里早些年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导致村里大量土地无人种植而撂荒,发展产业更是难上加难,这个现象在达绕村委会从十来年前就开始出现,近些年这一现象更加普遍。而土地租下来了,首要问题就是开垦土地。谈及开垦当时的场景,王光伟仍历历在目。“自从合作成立以来,我和我的几个长工每天都在地里,带领工人一镰刀一锄头地开垦土地,每天风吹日晒,在高强度体力活下,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我每年用工超过2万余人次,单日用工最多的是150人次,刚开始开垦时,好多村民都怕我坚持不了多久。”王光伟说。2000多亩的芒果基地,不仅是达绕村委会最大的经济产业,在铜厂乡也是屈指可数,而且每年提供上万人次的就业机会,以每天8小时100元的价格,聘请村民到基地里务工,王光伟每年支付给村民们的务工费就达到200多万元。
“我是这里的工人,一年到头都在这里务工,我去年单务工费就有3万多。我还入股了50多亩地,这些地在合作社没来开发之前我都丢荒了好几年,等明年芒果上市后,我又能拿到50%的分红,对于我一个56岁的人来说,很满足了。”麻栗坡村村民车正和高兴地说。
与车正和一样,水井村的邓小二也向合作社入股了将近200亩地种植了柠檬,并就地做起了长工。“现在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但是外出打工以后就顾不上家,我的小孩还小,还有老人要照顾,出不去,刚好可以在基地里打工,还可以精心管理好地里的柠檬,等明年有收成时候也能多分得些钱。”邓小二说。
目前,基地里像车正和、邓小二这样的长工就有30多人,每天还有附近的村民来基地打零工,基地提供就近务工平台为当地群众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谈及未来的市场前景,王光伟信心满满。“等三年后芒果进入丰产期时,亩产可达2000公斤,按照现在市场价格为每公斤6元,一亩地我们可获收益1万多元,两千多亩芒果每年就可以创收3000多万。我们还种柠檬,柠檬市场价是15元一公斤,丰产期时每亩可以产2000公斤,每亩每年可创收3万元。还有套种的黑姜也是每亩每年可以创收3000—4000元。”王光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眼看地里的庄稼有盼头了,大家都相信将来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荒坡绿地变金山银山,向乡村振兴奋力迈进
行走在芒果种植基地,见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谁能想到,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代农业种植,必须懂技术、懂市场,为了保证芒果的种植成效,王光伟经常到外面学习,遇到问题,就去咨询乡镇农技中心工作人员,还加入了“832”采购平台,为将来的销售渠道做好铺垫。除了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在管理上,王光伟也费了一番功夫。他和长工们长年居住在基地里,每天起早贪黑,精耕细作,并围绕加强灌溉、施肥、修剪等果园管理各个环节,多次组织村民开展果园管理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现代果园管理技术,成为果园管护的土专家,共同管好基地,为大家的“摇钱树”茁壮成长保驾护航。“只有通过悉心照料,才能守护果树不受侵害,把果树管理好,挂果才挂得好、挂得多,经济效益才会更好,我们大家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利益。”王光伟说。
如今,基地里的芒果树、柠檬树已逐步成林,等待着挂果创收。下一步,王光伟计划进一步延伸经济产业链,除了销售果实外,还要建设果汁加工厂,拓宽创收渠道。同时还计划把基地打造成集农家乐、自由采摘园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最终形成“多产业共发展”的经济产业链,让达绕村撂荒多年的荒坡绿地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领达绕村人民群众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致富路。“希望我们的基地能有一番作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光伟说。
近年来,铜厂乡始终坚持把疫情防控工作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来抓,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持续强化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保证政策不断档、力量不减弱、监测不遗漏,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平稳有序衔接。
铜厂乡党委书记陆万勇:“我们现在要牢牢守住两条底线,一条是疫情防控底线,一条是防返贫底线,用这两条底线引导好我们当前要开展的各项重点工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经济发展上。当前既要开展好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又要落实好本届党委提出的‘两万三千’产业发展目标,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