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恩情我们铭记一辈子!加呢、加呢……”8月13日,云南省发改委驻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左力村工作队员王钰翔带着从城里自费购买的保健品,敲开了左力村余中松小组阿太的家门。迎接他的是,洁白的哈达,和阿太一家发自肺腑的声声感谢。
“加呢”在藏语中是“谢谢”的意思,自从与阿太一家相识,这句“加呢”便成为了驻左力村工作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今年5月,驻左力村工作队在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时,了解到左力村余中松小组阿太一家2021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778元,家中常住人口6人,劳动力仅有2人,家中需要赡养83岁的中风瘫痪高龄老人和供两个孩子上学,家庭压力大,支出多,存在返贫风险。
“钱可以想办法赚,最担心的是小女儿的身体。”正当驻村工作队员们仔细记录着阿太一家的情况时,阿太的一句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原来,阿太在迪庆州藏文中学念初中的小女儿斯那永宗近几年来,经常因不明原因晕倒。为了给女儿看病,阿太多次带着女儿到迪庆州医院、大理州医院检查,令人遗憾的是,病因至今未明,小女儿的病成为了压在阿太一家心里的大石头。
民生藏在“小事”中,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好实际困难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石。在得知阿太家的困难后,左力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多次走访、讨论、研究,决定帮助困难家庭阿太家小女儿斯那永宗赴昆明三甲医院检查病因,坚决守住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底线。
2022年8月3日,左力村驻村工作队接下了一个特殊的任务——送阿太家小女儿斯那永宗和妹妹卓玛到昆明寻找医疗资源。路虽远,行则将至。历经8小时的颠簸,一行人终于安全抵达昆明。考虑到斯那永宗的病因,驻村工作队员四处奔走,积极对接医疗资源,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找到了做直立倾斜试验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为斯那永宗诊断不明原因晕厥。
在昆期间,驻村工作队精心照顾斯那永宗一家,小到饭菜是否合口,大到入住医院的种种繁杂手续,斯那永宗一家将驻村工作队细致入微的种种关心关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经过6天的住院检查治疗,医院查出斯那永宗患有血管迷走性晕厥,介于其年龄仅15岁,医院不建议用药治疗,只要避免容易诱发晕厥的场景,加强身体锻炼和抗晕厥体位训练,斯那永宗的症状就会慢慢减轻,渐渐就能完全自愈。得知检查结果后,孩子姑姑卓玛动情地说:“感谢书记、感谢驻村工作队、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解决了我们一家的心头大患,加呢、加呢……”8月11日,驻村工作队在为斯那永宗办理完出院手续后,驾驶车辆从昆明出发将斯那永宗一行人顺利安全送回了左力村,于是便有了开头一幕。
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及时就医是驻村工作队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一个缩影,每一名驻村干部将办实事、解难事作为最大的责任,将为村民排忧解难作为分内工作,这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关怀,也树立了左力村驻村工作队认真履行职责的良好形象。本次事件既是密切干群关系、拉近工作队与村民距离的具体体现,又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积极协助村“两委”加强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疾病困难户等群体的监测帮扶,加强对本村党员、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情感交流,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积极配合省、州、县乡各级领导开展慰问工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德钦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