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乡村振兴 >> 扶贫动态 >> 正文
大理祥云:巩固成果守底线 衔接振兴两促进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9日 16:10:00  来源: 云南网-云南乡村振兴

  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是云南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以后,祥云立足巩固任务重、衔接难度大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顺应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心转移,从完善衔接机制入手,在政策调整优化上发力,以动态监测帮扶为重点,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主线,在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走出了祥云路径。


美丽宜居的村庄

  层层落实稳大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及时成立了祥云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保持和运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总调度,分管领导直接调度,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综合业务,行业部门抓政策落实的工作格局。大力发挥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1+1+1>3”的合力。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双”工作机制,最终构建了组织有力、协调高效、上下贯通  、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菊花种植产业

  动态监测帮扶守底线。把加强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聚焦“三类”对象,兜牢两张网。筑牢线下监测帮扶网。按照“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工作,坚持群众自主申报、综合分析研判、实地调查、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级确定“六步监测法”步骤,组建了“县有专班、乡(镇)有专干、村有专队”的动态监测网,扎实开展监测帮扶,织密织牢了动态监测网。建强“政府救助平台”线上监测网。2021年祥云县作为推行“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试点县,按照“群众点单、干部收单、部门办单、政府督单、群众签单”五单模式,做到低收入群众有困难,行业部门第一时间有响应、有落实,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种植蔬菜为群众谋增收

  多种模式助力群众谋增收。祥云县以脱贫人口增收为主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不断促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探索实施了“新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村低收入家庭,通过政府支持、社企合作、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让脱贫人口融入全县农业产业发展,不断促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最终形成了利益和风险合理匹配的产业联合体,实现对低收入家庭帮扶全覆盖。“土地流转+村企合作”,实现群众和村集体“赢起来”。位于祥云县刘厂镇的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种植蔬菜为主,累计流转土地4500亩,支付土地租金6256万元,年用工4000多人次,每月发出工资850万元,受益农户达2069户。结合“村企结对”工作,刘厂镇东甸村通过与泰兴公司合作,将产业发展资金以投资分红的形式入股到公司,按照“村级争取项目资金建大棚+合作社+企业主动承租+吸纳低收入群众就近务工”模式,村集体每年可增加土地流转费和大棚租赁费约18万元。“沪滇协作+政企合作”,让群众收入“稳起来”。祥云县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与上海虹华园艺公司成功“联姻”,共同打造申洱花卉产业基地,基地规划建设面积1300亩,项目总投资计划约1亿元,截至目前已投入沪滇资金及财政衔接资金3520万元。建立完善“四金联结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采用“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联绑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挣薪金、要素入股得股金、集体收益分现金”,助推村集体、群众多方同步增收。吸收周边农户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就地用工近200人,每月人均工资约3000元,群众就业收入年达720万元。“规模发展+产业振兴”,让群众门口务工“富起来”。祥云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基础,大力发展农业精品庄园,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初见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实力强、前景好的农业“小巨人”。省级现代农业庄园圣龙公司共流转土地10000多亩,每年公司支付流转土地资金900多万元,为县内外务工人员创造45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公司吸纳脱贫户劳动力40余人,助农增收约135万元。


豌豆小菜园

  示范建设促振兴。坚持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支点,精准帮扶脱贫人口素质提升和收入增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出实效。以示范创建为引领。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建设,重点打造刘厂镇1个示范乡镇,祥城镇存德村二组(白龙潭)等10个省级美丽村庄,探索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现代乡村样板,让“十百千”示范工程带动引领促振兴。以乡村建设为重点。秉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把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特征属性,将“和”和“美”作为基本要求,把乡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乡村、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人居环境优美宜人的乡村、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的乡村、精神富有文化繁盛的乡村。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合理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不断挖掘乡村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乡村文化、田园风光等资源价值,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 杨丽梅

责任编辑:张晓晖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