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50多万元!沪滇干部携手接力助学圆梦乡村
“一直以来,我都得到了本地干部、上海爱心人士的帮助,我要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帮助家庭、回馈社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杨艳霞腼腆地说道。
就读于大理一中华萌班的杨艳霞还有10个月就将迎来高考。她家共6口人,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烤烟和香叶。满墙的奖状见证着杨艳霞的努力,她想通过读书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初秋时节,援滇干部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乔甸镇雄鲁么村,对帮扶学生进行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以及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援滇干部不仅在资金上解决困难学生的需求,还在思想和情感上加强对孩子们的关爱。
沪滇一家,山海情深。自沪滇协作开展以来,沪滇干部携手合作,一年接着一年干,积极协调上海资源,持续接力开展教育帮扶,让宾川数百名学生圆梦校园。在沪滇协作项目、产业的持续帮扶推动下,宾川县一个个小山村也实现了华丽蝶变,一幅富裕、美丽、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乔甸镇雄鲁么村委会主任杨丽美介绍:“这几年,我们得到沪滇项目的支持,建设的道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教育帮扶给一个个脱贫家庭减轻了负担。”
据了解,去年以来,与宾川县结对帮扶的上海浦东新区持续推动教育帮扶工作,持续资助宾川县脱贫学生,先后向平川完小、拉乌完小等捐款捐物150多万元,有效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上海的资源和自身的渠道,为脱贫学生引进更多的慈善企业、爱心人士,帮助他们完成教育梦、大学梦。”在宾川县乡村振兴局挂职的援滇干部陈磊介绍。
千里未为远,山海尤作邻。上海浦东新区与宾川县已经结下了深情厚谊,不远的将来,在党委、政府的动员引领下,在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这山和海的亲情必将催生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