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乡村振兴 >> 要闻 >> 普通要闻 >> 正文
红河县“一片叶”擦亮腊咪特色品牌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1日 11:40:46  来源: 云南网

农户在基地采茶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富民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多举措构建茶产业发展新格局,做响茶品牌、做优茶产业、做大茶经济。

  以种茶闻名的红河县架车乡位于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形以山地、林地为主,早晚温差大、降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非常适合茶树种植,有着200多年茶叶种植历史。在红河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该乡借助上海市长宁区协作帮扶力量,投资600万元建成红河架车腊咪茶叶厂。目前,全乡茶叶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均毛茶产量约3800吨,已成功打造绿茶、白茶、红茶3种5个系列腊咪茶叶品牌。

  坚持“走出去、学进来”“找差距、知不足、补短板”,架车乡组织党政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产业发展带头人和种植大户多次到普洱、西双版纳等地考察学习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和经营模式等,通过外出取经,开阔视野,提高制茶技艺,聘请专业制茶师傅学习制茶技术。全乡茶叶已完成有机茶认证,成功注册“腊咪”品牌商标,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和品牌效应。

  依托红河架车腊咪茶叶厂的硬件设施及加工技术,红河县不断增强茶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激发产业活力。该茶厂总投资600万元,配备2台炒茶机、3台朝天锅,每天可加工鲜茶约20吨。茶厂的建成,改变了茶农自主加工销售的方式,实现了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新业态。茶厂投入使用后,全面收购鲜茶价为每公斤6元至10元,加工出售的干茶售价可达每公斤40元至150元,比茶农自主加工出售干茶售价翻了几番,有效促进了茶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经济化发展。

  通过建立“企业+村集体+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茶厂与架车乡茶叶基地、合作社、农户达成定点保价收购协议,村集体为茶叶厂提供场地和设备,力争村集体收益每年不低于30万元,并与云南锦上花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红河分公司达成订单式合作协议,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种植生态茶叶为优势主导,提高农业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茶叶厂共收购鲜茶140余吨,生产出售绿茶、白茶、红茶等干茶共计40余吨,产值达200余万元,已售出白茶3吨,售价每吨5万元,收益共计15万元,预计2024年每亩助农增收3000元。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赵云龙

责任编辑:翟芯冉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