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扶贫政策 >> 正文
昆明全市区域性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得到根本性治理 已进入巩固脱贫成效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8日 10:05:55  来源: 昆明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全市区域性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得到根本性治理 已进入巩固脱贫成效新阶段

  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

  昆明市一直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立为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坚持济贫解困,千方百计消除贫困。

  2018年底,全市累计有9.43万户34.46万贫困人口脱贫,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0.26%。

  去年,寻甸县顺利摘帽并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禄劝县和东川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产业开花农户受益,劳务输出稳定就业,特色办学提升教育水平,社会力量全面参与,资金、项目、人才的投入,使全市区域性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得到根本性治理,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就。

  今年7月4日,一批带有浓厚“东川味道”的回韵老碱面生产出来,10吨面条以订单形式发往昆明,这一单就赚了6万元。回韵面条项目作为沪滇帮扶协作项目,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00万元,利益链接东川区铜都街道鲁嘎箐及嘎德2个村1320人,投产后户均增收700元,聘请6名贫困户在此务工,人均年增收3.4万元。

  当前,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已经进入巩固脱贫成效的新阶段,如何处理好“攻坚达效”与“久久为功”的关系、“找准差距”与“补齐短板”的关系、“巩固成效”与“防止返贫”的关系、“重点帮扶”与“普遍惠及”的关系、“突击攻坚治标”与“长久发展治本”的关系成为工作主题。

  今年1月至8月,全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四个不摘”的要求,认真落实省级开展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及脱贫攻坚各项部署,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

  沪滇合作 携手攻坚资源人才置换交流

  在全市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东西部结对牵手、协作扶贫的生动故事在各处发生着。

  云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沪滇粤滇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知发布后,2018年4月25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昆明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对口帮扶框架协议”,两地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帮扶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果。

  以协作的形式,普陀区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干部人才交流、贫困村提升工程、教育医疗帮扶、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为昆明脱贫攻坚献计出力。

  加强干部人才交流,选派优秀干部到帮扶省市挂职学习。作为沪滇扶贫协作的重要工作之一,援滇干部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等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农业、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帮扶省市的先进理念、人才技术、信息、经验等优势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

  这些天,上海淼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在东川梨坪沟村、块河村忙得不亦乐乎,预计本月底,一套每天提水800吨的“自然能提水系统”将在两个村竣工,建成后成为云南最大的势能提水工程,覆盖6000亩山坡地。

  梨坪沟村、块河村普遍存在“结构性缺水”问题,就是人和耕地在山上或半山腰,河流在山脚下,看得到水,却不能直接用。

  自然能提水系统凭借绿色环保、低成本的技术,能解决这一问题。它不用电、不用油,利用0.5米以上的水流落差,就能让水“往高处流”。种植豌豆尖、娃娃菜、羊肚菌、枇杷、芒果的商家闻讯纷纷前来进行土地流转,预估每年每亩收成将达到2万元以上。

  大山里引进来新技术,这离不开从普陀区来东川的援滇扶贫干部边慧夏。

  2018年8月到东川后,他探索建立援滇工作“战略定性、指标定量、流程定规、制度定心”的“四定机制”,推动规模近亿的沪滇帮扶协作项目的建设及投产,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脱贫,惠及上万户人家。

  如何打通沪滇两地供应链条,也成为需要积极推动的工作。借助消费扶贫,开展社会帮扶,普陀区6个街道(镇)、2个集团公司、红十字会、锦江国际集团与东川86个深度贫困村结对,引入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的企业单位到东川开发建设。

  自开展扶贫协作来,两地除了人才资源交流外,劳务输出、教育医疗等方面也来往频繁。   

  今年5月中旬,寻甸县一行25人赴上海,参加华东理工大学和普陀区联合组织的为期6天的寻甸县中学校长专题培训班;5月下旬,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一行到寻甸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5月28日,在普陀区党政代表团赴昆明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调研的当天,来自普陀区教育界的专家还在寻甸县为当地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

  在与昆明三县区集中签订的教育帮扶协议中,普陀区将围绕质量问诊、职教合作、名师名校长培养等进行精准帮扶。

  据统计,普陀区帮助昆明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5830人,实施扶贫项目20个,而在各对口帮扶单位的努力下,昆明还动员464家民营企业(商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带动全市成立农村致富带头帮扶协会(组织)570个。

  项目为“引” 县区开“花”产业结出“致富果”

  扶贫看长远,长远看产业。产业,既是脱贫的有效手段,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短短两三年,我家的变化翻天覆地。”肖选琼将面条整理对齐,放入包装盒压实封口,在东川回韵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经过培训的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

  从简陋矮小、年代久远的土坯房,搬入鲁嘎箐易地搬迁安置点宽敞明亮、通电通水的楼房,娃娃上下学有校车接送,老人家门口就医大病能报销,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她,如今成了有工作的上班族,年底还能分红,每每回想,肖选琼都无比感恩。

  从肖选琼手中接过一条包装好的挂面,上面印着“头顶青天 脚踏云海”的东川精神标语,旁边“沪滇”两字清晰可见。公司负责人介绍,回韵面条项目作为沪滇帮扶协作项目,扶贫不仅体现于简单的分红上,还首次提出打造“供应链式扶贫”的模式。

  “因在云南特有花色挂面生产中需配以鸡蛋、面粉、苦荞及各类时鲜型蔬菜作为配料,所以我们优先从具有扶贫属性的企业及个人中采购原材料,与东川力志专业养殖合作社签订长期供应鸡蛋协议,每年采购不低于50万元的配料,同时也通过自身销售渠道帮助其利用商超渠道销售。研发70%含量的苦荞挂面,与东川法者乡达成初步采购协议,收购法者乡境内农户种植的苦荞共计600余吨作为挂面原材料使用。”该负责人说。

  在寻甸羊街镇新街,另一个扶贫项目为当地带来新经济支撑。

  210万元建设的两个蔬菜冷库,分属于羊街镇多合、新街两个村委会的村集体固定资产。有了冷库,种植出来的蔬菜有了摆放的地方,工人们每天挑拣品相上佳的白菜、莴笋、生菜、莲花白等蔬菜进行包装,再由冷藏车运往广东一带出售。冷库还直接带动了周边大棚蔬菜的种植,种植蔬菜后,当地农户年均亩增收2000元,同时,超过500人的用工需求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禄劝九龙镇的三七种植基地,今年迎来丰收。3年来,基地累计投资2亿元,带动周边劳务用工35万人次。

  村民郑当轮有8亩土地,通过流转给基地后,自己也在基地打工。标准化生产不用再看天吃饭,人均收入也比之前翻了一番。经过集中培育,九龙镇三七种植基地已经形成了集三七种植、冷冻、粗加工、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基地。

  东川铜都街道美国红桃、猕猴桃、无籽石榴、工业大麻、香椿、养猪产业,拖布卡镇五黑鸡养殖,禄劝黑山羊产业扶贫合作项目,寻甸仁德街道光伏项目、和平社区光伏项目……一个个扶贫项目逐渐开花县区,结出产业扶贫果实。

  接下来,昆明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继续以巡视整改、突出问题整改为主线,瞄准薄弱环节,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完成全市5568名剩余贫困人口减贫任务,进一步提升脱贫质量,全面巩固脱贫成效。(记者 程权)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