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基层一线 >> 正文
心有情 行为民 这支大学驻村工作队用知识改变山村命运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9日 10:21:29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临沧市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下辖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76户1963人。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2018年达到3031.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36元。沿河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724人,2019年10月,最后一户建档立卡户也顺利脱贫。

  时间追溯到2019年7月15日,鲁史镇沿河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行了调整,由云南大学选派王胜、阚超,沿河村挂包帮扶单位临沧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选派张镭,组成新的驻村工作队。

  2019年4月,王胜受学校选派,来到临沧凤庆县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已近八个月,先在鲁史镇永发村任驻村工作队员,7月,被调整到沿河村任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

  态度端正,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能否做好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态度是关键。

  王胜,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一直没有从事过农村工作,生怕完不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经过领导谈话、工作培训和文件学习,他明确了驻村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深感此项工作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高等学校干部,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作出积极的贡献。

  王胜暗下决心,肩负担当,驻进村里,在驻村扶贫实践中求真务实,从头做起,不会就学,学中干,干中学,尽量将自己在部队、在高校工作的经验与现时的农村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带好队员。

  张镭,之前也经常来沿河村走访挂包户。对村情、贫情相对比较了解,加之在单位也从事信息化工作,所以,到村后主要负责协助工作队长和村委会完成信息采集、整理、录入工作。同时,利用之前在银行及现在在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的业务专长,在走村入户中为村民提供银行贷款、公积金使用的相关业务咨询,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阚超,之前没有农村工作经验,但他来了以后,很快就适应了扶贫工作和乡村生活,在工作中,协助队长和支书完成村党总支建设工作,积极走访建档立卡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工作之余,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帮助培训村干部及村民使用电脑及相关业务办公软件。

  大家驻村第一天,就迫不急待地开始走访农户和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一周内就对15个村民小组初步走访了一遍,配合挂包单位入户遍访,边访边认真做好党的政策宣传,对农户基本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基本达到了“一口清”,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开拓创新,逐步提高工作效率

  任何好的经验都来自于实践,都需要实践者不断地探索、总结提高。

王胜带领队员们坚持每天写《驻村扶贫工作日志》

  农村扶贫工作内容十分繁琐,大到项目设计、种植养殖、修路建房,小到拌嘴纠纷、婚丧嫁娶、油盐酱醋,事无巨细,千头成绪。因此,扶贫工作除了需要热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还要有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法与策略,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件事情都必须精心构想、细心操作。为了有利于记录工作、总结工作,王胜带领队员们坚持每天写《驻村扶贫工作日志》,白天忙工作,晚上撰写《驻村日志》,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纠偏创新,完善工作方法,指导实际工作越做越顺。

临沧市扶贫办副主任李本菊带工作组到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检查脱贫攻坚工作时,沿河村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日志》做法被工作组提炼为扶贫攻坚“金点子”。

  临沧市扶贫办领导莅临检查工作时,对驻村扶贫工作队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将工作队的做法总结提炼为脱贫攻坚“金点子”。凤庆县档案馆还将驻村扶贫工作队每月一期的《驻村扶贫工作日志》作为馆藏收归存档,大家倍受鼓舞。

  真情实感,不负众望办实事

  农村工作件件都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看似鸡毛蒜皮,实则件件通心,要求扶贫工作人员必须真情实感办实事。

驻村工作队员实地走访农户,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在扶贫过程中,驻村扶贫工作队发现村委会会议室缺桌少凳,就帮助他们募集了110套桌凳;村完小学缺少国防教育师资,王胜就发挥自己一技之长,充当教员,除进行规范的国防课教育外,还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军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镇教办和校完小老师的充分肯定以及学生、学生家长的点赞;驻村扶贫工作队发现村干部普遍缺乏电脑实操能力,就组织村干部进行电脑知识培训,有效地解决了村干部“电脑盲”的问题……

  能解决的,大家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大家就去学习,跟着“村民所急”这个指挥棒走。村民受烤烟病虫害困扰多年,一直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此,王胜带着队员们亲自去拜师学艺、向专家请教,或到图书馆和网上查资料,然后再到烟地里“做试验”。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的努力,终于成功的找到了治疗当地烤烟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并将方法传授给烟农,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病虫害少了,大家的心也更近了。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再谱新篇

  通过多次精准识别,“回头看”动态管理,沿河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724人。2019年10月,最后一户建档立卡户也顺利脱贫。

  “接下来,在动态管理、防止返贫的同时,沿河村将积极组织制定乡村振兴计划,通过产业升级、乡村宜居环境改造提升、发展旅游业等多种手段,带领村民往小康路上奔。”王胜说。

  心有情,行为民,相信沿河村的明天更美好。

责任编辑:赵家琦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