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 通讯员 罗银菊)脱贫攻坚登顶冲刺,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开展“百日攻坚”“夏季攻势”“百日冲刺”后,交出了合格的脱贫攻坚“答卷”,所有入户走的路,熬夜做的业务,颈椎疼痛流的泪……一时间泡沫般淡去。
高兴之余,细想脱贫攻坚种种,当初唾沫横飞责咎扶贫工作队员的村民,如今眉飞眼笑,一万个“共产党好”;当初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贫困户,如今热情好客,无论如何要让扶贫队员饮上一杯热茶;当初无理取闹,谎说“我一样政策也没有享受着”的大叔,如今温顺听话,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喜报”功劳当归有温度、有力度的“二度”群众工作方法,贴近民心,切合民意,俘获百姓芳心。
有温度的群众工作法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小,也牵动着扶贫人的情丝。有温度的群众工作法,使人舒心,暖心。
“一元捐”温暖学子心,点亮上学路。彝新组妇女龚大姐,15年前痛失丈夫,一个人含辛茹苦,当爹又当娘,拉扯着三个女儿。知晓她的故事,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爱心人士纷纷“出手”,同村村民爱心帮助,让他们一家顺利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坎。
8月16日,我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主任陪同下,又一次到彝新组采集照片。看到大姐和三个女儿采花椒,不禁闲聊了起来。龚大姐说,有各级党委政府“撑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温饱、住房、产业等一系列难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堵住了去路。当她收到二女儿被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和小女儿被昆明女子学校录取的消息时,心情很复杂。供学的“甜蜜负担”,又一次困住了龚大姐。
后来经过核实,县乡领导和村级负责人筹谋,扶贫队员助力,县委办公室工会和团结乡工会联合发起“一元捐”活动:发动县委办公室、团结乡干部职工和爱心人士,每天自愿捐1元钱,每月由龚大姐的帮扶责任人施晓芫汇总,并于当月5日前汇款给龚大姐作为三个女儿的生活费,直到两个女儿毕业为止。
目前“一元捐”进行了4个月,合计资金13350元,足够龚大姐三个女儿每个月的开销。龚大姐说:“党那么关心我们穷苦百姓,我们也不能拖后腿,能自己干的,一定要自己干。”
“一顿饭”温暖百姓心,点亮脱贫路。11月23日,团结乡施家村建档立卡户施玉红家热闹非凡,税务局帮扶责任人们约伴同行,晨起挤进菜市场,组队上挂钩户家,撩起袖子,掌勺下厨。边做饭,边聊家常,饭菜出锅,贫困户家底全翻了出来。施玉红发了条朋友圈说“党和人民的团圆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帮扶责任人们都在积极响应云龙县提出包保人与贫困户同吃同劳动的号召,“一顿饭”、一番长谈,一生情意。这顿饭,是脱贫攻坚“百忙中”吃的最香、最甜、最可口、最踏实的一顿饭。围着餐桌,闻着香气四溢的饭菜味,厨房里传出了一阵阵嬉笑声……
有力度的群众工作法
对领导干部,要厚爱也要严管。对老百姓,也是如此。做群众工作,要“分门别类”,该教育的绝不心软,该鼓励的绝不嘴硬。
“一顿骂”惊醒沉睡良知,痛改懒散心态。5月6日,村主任字晋德陪同挂钩单位税务局局长去阿肯寨入户。走访过程中,建档立卡户字大叔满嘴“跑火车”,说自己什么也没享受着,一个劲抱怨这个不公那个不平。村主任静静听着,待字晋德发泄完,直立在他面前,底气十足地说:“你的房子,是自己掏钱建出来的吗?每年产业发展,资金补助你没拿到吗?……你好好想想自己享受了什么,人,要学会感恩,不要张嘴闭嘴就是自己没享受政策,说话,要摸着良心……”几十分钟过去,大叔才唯诺回应,承认自己所享受的政策。“一顿骂”后,再也没有咎责扶贫工作队员。每次入户,也看他“动”起来了,收拾房子,打扫卫生,搞生产等。
“一通批”,生活质量改观,内生动力提升。我的挂钩户胡大哥,一开始,内生动力不是很高。在之前的一次群众会上,有人“一通批”,指出了胡大哥内生动力需要提高,还有厨房的大门就用块木板搭着,很应付工作队员,家里环境卫生需要提高等等。
“一通批”不留情面,但却深入到胡大哥的心里。后来几次入户,随便耷拉的木板门消失了,安着整理干净的门,寝室里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环境卫生一改往日脏乱差。对此,我们还特别提出表扬,让全村模范学习“胡氏叠被子法”。胡大哥和陆大姐也开心,生活越过越好,还买了辆新车,努力生活,内生动力也不断提高。
“一元捐”“一顿饭”“一顿骂”“一通批”等“二度法”群众工作法一直在全县范围内的施行,各方扶贫队员时常会收到群众的“感谢话”或在朋友圈看到“感谢信息”,简单而不失真挚。很显然,有温度,有力度的工作法,俘获了很多百姓的心,有人被感化,有人被点醒,扶贫队员再苦再累再心酸,终获一句“感谢党”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