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基层一线 >> 正文
“耍赖”又当了3年第一书记后 他收到按满手印的感谢信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4日 09:22:51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他曾担任过银行县级支行行长、州级分行监察室主任,脱贫攻坚开始后,他舍弃安逸的家庭生活,主动请缨,投身基层承担起驻村帮扶工作,成为贫困群众最为信赖的“阿此书记”。他就是农业银行怒江分行派驻古登乡佑雅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此有迪。

此有迪

  “脱贫攻坚惠及广大贫困群众,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我觉得值得辛苦,也很乐意做这项工作。”此有迪是2015年9月来到佑雅村的,他说当初行里的领导考虑到他懂傈僳语便于开展工作,就找他商量。此有迪说,他本人出身农村,对农村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就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驻村任务。

  按照规定驻村工作队员是两年一换,驻村期满后行里已经选定好了接替人员,但此有迪却“耍赖”,要求继续驻村,并且一驻又是三年。“跟佑雅村的群众产生了感情,最后的脱贫期限越来越近,因为脱贫攻坚工作前后具有连贯性,如果中途换人的话得重新熟悉村情民意。”此有迪告诉我们。

  勤走访 理清发展思路

佑雅村

  佑雅村是一个集条件性、素质性、民族性和区域性贫困为一体的典型集中整体连片特困村,贫困程度大大超出了此有迪的想象。村里没有支柱产业,大部分自然村不通公路、不通水,用电也没有保障。村民们住的是千脚落地房,吃的是稀饭,大都没有要脱贫的观念。

  所有都是困难,此有迪觉得身上的责任很重大。上任伊始他就组织村干部和驻村队员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我们看到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佑雅村脱贫攻坚作战图”,内容除了佑雅村贫情简介、贫困村出列11项指标达标情况,还有人均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贫困户脱贫退出指标达标情况。此有迪说,为了做到精准,他们采用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的方式对全村12个村民小组334户贫困群众进行动态管理,督促工作队和挂联帮扶人员尽心履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

佑雅村脱贫攻坚作战图

  “已完成的在相应的地方打钩,没有完成的就一目了然,我们根据这个图进行查缺补漏,最终逐项逐项做到位。”此有迪介绍,经过党和国家的大力帮扶,全村334户贫困仅有12户因病或因学致贫的群众没有脱贫。目前,他们已经把这12户纳入社会兜底帮扶对象,将采取民政救助等方式确保如期脱贫。

  补短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佑雅村村民大都以种植玉米为主要家庭经营方式,少部分养了山羊或者黄牛。此有迪想,要帮助他们真正富起来必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于是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了重楼、酸木瓜、茶树、芭蕉芋等种植和中华蜂养殖项目。但是,群众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愿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此有迪动员群众发展产业

  “我们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外地取经、现场学习,他们的观念也慢慢地改变了。”此有迪说,思想做通了,项目很快就推进了。截至目前,佑雅村已完成花椒种植2000亩、酸木瓜种植460亩、优质茶树种植1000亩、重楼示范种植10亩、芭蕉芋种植350亩、核桃提质增效1200亩,中蜂养殖150箱。

村民积极发展养殖业

  用心用情一一破解难题

入户动员群众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帮助山区贫困群众改善贫穷状况的举措。通过前期宣传动员,佑雅村共有221户841名群众签订了搬迁协议,但安置点建设完成时,有很大一部分群众意愿有了反复。

  那段时间,此有迪和驻村队员每天徒步数十公里进村入户,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给群众讲政策、谈未来,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开心头的疙瘩。2019年11月30日,225户群众搬出了大山,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千脚落地房,搬迁到交通便利、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佑雅村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受陈旧思想观念影响,很多家长都不支持孩子到校学习。此有迪心里十分难受,他知道只有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于是他把控辍保学当成工作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此有迪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我们就是一户一户、一个一个学生的宣传、教育、动员、劝返。”此有迪说,极个别家长看到他们来动员孩子返校就不给他们好脸色,但他们还是耐着性子说服。慢慢地,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现在佑雅村辍学学生已经全部返校就读,失学率为零。

  外出务工是贫困群众增加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最快捷的方式,也是帮助他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最直接的途径。但部分群众受陈旧思想观念影响,就是不愿走出去。为此,此有迪和驻村队员不断地说服动员、牵线搭桥,终于有人尝试到外面务工。随着在外务工挣到了钱的消息传回来,其他群众也动心了。通过几年不断地发动,截至2019年底,佑雅村外出务工的人数达到了555人。

  此有迪说,现在村民们不需要工作队动员了,年一过大家就三五成群地结伴外出务工。外出务工已经成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个别家庭务工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

  几多辛苦 酸甜苦辣成笑谈

  “群众有事情都喜欢找他交流一下或者谈一谈想法,有什么发展的思路也喜欢找他帮忙指导。”驻村工作队队员赵冬至是2019年4月来到佑雅村的。赵冬至说,一到村里工作他就被此有迪与群众的深情厚谊感动到了,大家把此书记当成知心人,根本原因是此书记工作务实。

佑雅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赵冬至

  在赵冬至记忆中,此有迪从来没请过事假,唯一的一次病假也是重感冒拖了几天后,实在坚持不住才请的,而且就请了一天的假到六库输液,回来后又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此书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让所有队员折服,大家都纷纷向他看齐。他能够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我们也就跟上了。整个工作队的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一盘棋’地把各项工作做好。”

古登乡驻村扶贫工作队大队长周捌迪

  古登乡驻村扶贫工作队大队长周捌迪告诉我们,去年乡里要召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那时候美丽公路正在建设,路况十分糟糕。为了准时参会,此书记早早地就开着车从村里往乡里赶,但不幸被一辆对头车碰撞,事故造成此书记头部受伤。因为伤情不算很严重,他又继续开车赶到乡里,准时参加了会议。

  “我看到后相当心疼,告诉他赶快去看医生,不要参加会议了。他说没有问题,一定要参加会议的,后来一直坚持到会议开完才去医院。”周捌迪说,此书记到医院简单检查包扎后,拿了一些消炎化瘀的药后又回到村里工作。

  贫困山村旧貌焕新颜

佑雅村新貌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佑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55人到珠海等发达地区务工,191人获得了公益性岗位增加了收入;所有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农危改、美丽宜居等工程改善了住房条件,住上了稳固舒适的房子;花椒、酸木瓜、茶树、中蜂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通村公路作了硬化,危险路段安放了防护设施,沿线种植了叶子花、竹子和格桑花……全村的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8.46%下降到2.09%,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4000多元增加到2019年末的7000多元。此有迪告诉我们,更可喜的是,现在村民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殊的一封信

村民味花才给驻村扶贫工作队写的感谢信

  2019年10月19日,村民味花才给驻村扶贫工作队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回顾了这些年工作队员们历尽艰辛为全村群众脱贫摘帽作出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感激之情。信中有一段话是这么写的:“我们家下一步将要搬迁到上江镇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点,我相信有党中央的好政策,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有怒江州农行、泸水市环保局挂联单位的支持,我们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让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衷心感谢每一位为我们付出辛劳和汗水的挂联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员。”

  味花才给驻村队写感谢信的事被其他村民知道后,大家纷纷在信的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按上了红红的手印。此有迪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群众在发展中得到了实惠,自然从内心深处有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恩。

  此有迪说,佑雅村在去年已经脱贫出列,但群众的脱贫质量还很低,离小康还有很长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一定继续努力前行,与佑雅村群众一道努力奋斗,使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云南网通讯员 段国春 余波华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