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热辣辣地炙烤着万马河谷。走进与缅甸一江之隔的保山市龙陵县木城乡花椒村小黑箐寨,一栋栋砖木结构的农舍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宽敞整洁的水泥村庄道路两旁挺立着太阳能路灯,置放着垃圾桶;农民文化大院、民族文化墙、篮球场、健身场等文体活动设施一应俱全。树荫下,老人们聚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则嬉戏玩耍,脸上都挂着满满的幸福……
上世纪末,因受地质灾害影响,马鹿塘、小新寨,长新寨等地27户移民转移搬迁,形成了小黑箐,小黑箐共有9户汉族、18户傈僳族。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下,两个民族异地创业20余年,从之前互不相识的到相互熟识,再到亲如一家“抱团”发展,实现了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2018年,全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88元,从贫困中出列。
记者来到傈僳族村民胡保苍家时,正赶上他给一头出生几天的小牛犊喂米汤,胡宝苍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家种了3亩甘蔗、2亩牧草,养了8头肉牛,有5头能繁母牛,今年已有3头母牛产崽,还有2头母牛待产,一年挣10多万块钱非常轻松。“2018年我家就摘去‘贫困帽’了,眼下全家拧成一股绳,多挣钞票把日子过得更好。”谈起生活的变化,年过40的胡保苍感慨地说:“我家过上了好日子一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二靠寨里汉族大哥苏家红教的致富招,让我家摘去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村民小组长苏家红的牛场里有20多头肉牛,有的在圈里低头吃料,有的昂首打着饱嗝儿,有的慵懒地晒着太阳,苏家红夫妻俩正在用粉碎机粉碎全株青贮玉米,制作青贮饲料,为牛储备冬粮。“今年肉牛销售价上涨,每头西门塔尔育肥牛出栏价2.4万元上下,4月龄牛犊每头出栏价1.2万元左右,本地肉牛出栏价也大幅度增加,养牛是个吹糠见米致富快的产业,尤其是买架子牛,短期育肥,几个月出栏,每头牛能赚几千元,剔除成本,每头牛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一家富了不算富,全寨人生活好了才是小康。我把掌握的养牛技术无偿地传授给乡亲,让寨里的汉族和傈僳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都‘牛’起来,把日子过得更好,和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牛人”传“牛经”,苏家红把自家牛场当作开放性教学基地,让村民的到这里考察学习,向群众悉心传授肉牛养殖、疫病防治、短期育肥、青贮饲料加工等技术,并牵头建立了小黑箐肉牛养殖微信群,发展核心网友百余人,通过微信平台相互学习切磋养牛技术,互通市场信息,共同闯市场。全寨肉牛存栏100余头,2019年,出栏50余头,产值达80万余元。
据了解,为了构建团结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村“两委”积极引导小黑箐村民开展了“四争”活动,即:人人都来动手,争做邻里沟通的热心人;人人都来奉献,争做邻里和睦的志愿者;人人都来行动,争做邻里和睦的促进者;人人都来参与,争做文明村民,共同塑造美好友善的边疆新农村。同时,在村民中开展了爱国爱党爱家乡、“党在我心中”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群众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和民主法制观念不断提高,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讲文明、树新风蔚然成风。近几年来,小黑箐没有出现一名吸毒、贩毒人员,几乎没有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云南网记者 期俊军 杨苑 通讯员 雷华 廖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