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要闻 >> 普通要闻 >> 正文
做好滇东北开发开放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30日 17:58:47  来源: 云南网

 

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记者 陈创业 摄 
小香菇大产业 记者 陈创业 摄 
苹果丰收 通讯员 刘波 摄
向家坝水电站 通讯员 张相昆 摄  

  昭通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自古就是云南的北大门;而今,随着立体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更是成为了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门户。

  “十三五”期间,昭通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经济发展站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性突破、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虽然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昭通与省内和周边省市的州市相比,仍存在差距。开启“十四五”之际,站位全国、全省来看,昭通究竟该干什么、怎么干? 4月29日召开的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为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进行了精心谋划。

  与会干部们表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努力抢抓机遇,着力构建好打基础、利长远、管全局的“四梁八柱”,力促昭通在奔跑中拥抱希望,在奋斗中实现梦想。

  发展定位 要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

  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

  4月28日16时30分,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第一幼儿园门口,胡嘉良的妻子正等着5岁的小儿子放学。此时,胡嘉良正在香菇大棚里忙碌,9岁的大儿子在不远处的卯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上课。

  “搬家后,我们有房住,孩子有学上,压力减轻太多了。现在,就想着多挣钱,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胡嘉良一家的生活有了新盼头。

  “十三五”期间,昭通有35.5万名像胡嘉良一样的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断穷根”。昭通是我省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大的深度贫困堡垒,贫困人口185万,占全省的五分之一。经过奋战,这里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3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千万个“胡嘉良”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着眼2035年,在新阶段新征程中,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成为昭通头等大事。就此,省委、省政府为昭通指明操作路径。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怎么守?不是等返贫后再来想办法帮扶,而是做好预防、提前应对,建好用好“找政府”App救助平台,确保产业帮扶全覆盖、集体经济全覆盖和培训就业全覆盖。

  稳住易地扶贫搬迁成果——

  如何稳?要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补齐城镇安置点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扶持后续产业发展,加强社区管理,抓好搬迁群众就业帮扶。

  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怎么推?提高组织化程度,确保外出务工人员稳得住、能增收;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培训实效;实施“人才回流”计划,吸引外出人才回乡创业。

  会后,鲁甸县县长马洪旗有了更清晰的思路:“确保本县12.8万脱贫群众和其他县搬入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的近3万脱贫群众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为此,我们要补齐经济总量小、巩固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短板。”

  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

  天空飘着细雨,峡谷中苦猪河水伴着隆隆声响滚滚而下,两岸青山在雨中愈显青翠。威信县双河乡凉风洞电站旧址岸边,人们置身其中,可领略到大自然的原始之美。

  近年来,昭通市实施全流域生态修复等行动,陆续将赤水河(云南段)干流、支流17座小水电站拆除,加快小水电站拆除后的生态修复,严格赤水河流域产业准入,确保赤水河一江清水出云南。这是昭通市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九大攻坚行动”,全面加强以金沙江为重点的三大水系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的具体体现和行动。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人们没有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更没有意识到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教训十分深刻。如今,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必须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走上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良性道路,已成为昭通全市上下的共识。

  昭通是金沙江进入长江的交接地带,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源头防线,生态地位特殊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发展不足与保护不够并存,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

  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昭通市要争当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责任,全面加强以金沙江为重点的三大水系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理念之变引领发展转型。未来,昭通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

  立足昭通实际,只有尽全力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做强农业,振兴工业,提速城镇化,主动接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辐射带动,才能使这座“云南北大门”成为活力满满的“滇东北重要增长极”。

  昭通是农业大市,做强农业就扎牢了滇东北开发开放的根基——

  这里海拔高、纬度低,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具备发展高原冷凉特色农业、打造千亿级产业的条件。近年来,昭通重点培育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六个优势特色产业,逐步成为我国南方优质苹果基地,挂上了“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的金字招牌,竹子种植面积占到全国种植面积的5%,昭通天麻、鲁甸花椒等农产品已在全国打出一定知名度……

  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指出,昭通须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聚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全链条重塑农业,并加快打造绿色有机农业基地,做大做强几个支柱产业:

  打造国内顶尖苹果产业。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昭通苹果很难以量取胜,需凸显“土壤富含硒、早甜香脆艳”的优势,着力打造“昭阳红”等品牌,加速进入全国一、二线城市高端市场。

  打造“洋芋之乡”。马铃薯是乌蒙山区群众致富的希望产业,要立足打造世界一流种薯基地,整合全产业要素,挖掘山区潜力新建生产基地,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

  做强特色竹产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竹产业成为朝阳产业,已跨界至文旅、建材、食品、造纸等行业。当前,我国竹产业产值接近300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万亿元。昭通是我国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特色竹产业极具潜力,一定要提高竹产业基地化率和综合利用率,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终端产品转变。

  此外,还应做好养殖业这篇文章,并努力扩大有机和地理标志为重点的产品认证,打造世界一流的小草坝天麻品牌,把“小小花椒树”发展为“致富大产业”,做强巧家小碗红糖、盐津乌骨鸡等小而特、小而精的产业。

  振兴工业,就能奠定滇东北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

  昭通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但水能资源丰富,风能、光热、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硅、煤炭、磷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具有打造“绿色能源牌”的独特优势。在滇东北开发开放中,昭通将充分发挥电力等清洁能源优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坚持大项目引领大产业、大项目带动大集群的思路,依托70万吨绿色铝、80万吨绿色硅项目,积极推动绿色铝材全产业链发展,建成西南最重要的绿色铝产业加工基地;延长绿色硅循环产业链,将绿色硅产业发展成领跑产业,形成昭通工业发展新增长极。

  提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昭通有巨大发展空间——

  要高水平建设昭鲁中心城市,加快县城建设改造,加强特色集镇建设,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昭通自身也正着力推进昭阳城区、鲁甸片区、靖安新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并加快城镇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提升产城融合水平,以实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推进全市城镇水平实现追赶式、跨越式发展。

  加快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昭通极具地缘优势——

  昭通地处昆明、成都、重庆、贵阳4大城市辐射交汇点,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上,具有天然优势,特别是渝昆、宜西攀、攀昭毕等高铁建成后,昭通到这4大城市的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左右。下一步,昭通将紧紧抓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开启奋起直追、赶超跨越新征程。

  昭通发展生机盎然 

  4月的昭通大地,山清水秀,绿意盎然。从鲁甸卯家湾安置区到昭阳苹果产业基地,从清洁载能产业布局到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处处展示着昭通市在奋力推进滇东北开发提速和崛起进程中,苦拼实干、奋起直追、争先进位谋发展的火热场景。

  搬迁群众幸福满满

  美丽新家园,幸福卯家湾。走进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66栋小高层安置房拔地而起,学校、医院、超市、扶贫车间、文化活动广场、食用菌产业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来自昭通市鲁甸、巧家、彝良、永善、盐津5个县的搬迁群众8322户35585人,一步进城住进新楼房、开启新生活。

  雨露社区是卯家湾安置区搬迁规模最大的社区。为让居住在19栋安置楼里的2693户12633名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城市新生活,社区党总支积极探索“五更”工作法,通过组织更有力,引领干部更有为,做到服务更有心,落实治理更有效,实现群众更有爱,有力促进搬迁群众融入社区新环境,适应城市新生活。

  “搬迁不是目的,最终是要实现人的彻底改变。”结合工作实际,安置区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常态化开展产业就业、人居环境、文明新风等10项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把“自强、诚信、感恩”融入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过程,从物质生活、思想认识、致富能力、适应新家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为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鲁甸县按照“短期靠就业、长期靠产业”的思路,以高度组织化为支撑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卯家湾片区建设3000亩现代物流园、2200亩高原特色绿色食品加工园,打造万亩苹果基地、万亩蔬菜基地,以“两园两基地”产业布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安置区有劳动力1.8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1.4万人,剩余4000人将依托“两园两基地”实现就近就业。

  苹果带出六大产业

  蓝天白云下,昭阳区永丰苹果产业基地绿意葱茏,漫山遍野的矮砧密植苹果树长势喜人,拇指大小的小苹果已经挂满枝头。作为全国最大单体矮砧密植苹果产业基地,10万亩现代苹果产业园依托矮砧密植核心技术,实现了新植树苗一年开花、二年挂果、三四年丰产,亩产值在3万元以上。苹果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这种依靠现代科技支撑的产业模式已成为引领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标杆。”

  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昭通市苹果种植规模已经突破80万亩,35万果农发展苹果产业增收致富,昭阳区创建成省级“一县一业”苹果产业示范县,“昭阳红”“满园鲜”获评云南“10大名果”。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将培育苹果产业龙头企业35户以上,力争种植规模超过10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

  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目标,昭通市按照“大产业+新平台+新机制”发展思路,以高度组织化为支撑,以“三个全覆盖”为抓手,推动以苹果产业为代表的六大高原特色产业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聚焦目标前景可期

  “综合交通建设突飞猛进,硅铝产业发展前景可期。”走进昭通规划馆,一组组数据、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规划图表,全面系统地展示了5年来昭通市综合交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昭通市清洁载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广阔前景。5年来,昭通清洁载能产业持续壮大,70万吨水电铝项目建成投产,80万吨有机硅项目落地建设,工业总产值达802亿元,实现年均增长8%。下步工作中,昭通市将以70万吨水电铝和80万吨有机硅项目为支撑,推动硅铝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硅铝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

  聚焦“建设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目标,有效破解长期制约昭通发展的最大瓶颈。5年来,昭通市全面打响综合交通建设逆袭战,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658亿元、占全省的14.4%;新建高速公路12条,通车里程从136公里增至750公里、跃居全省第3位,全市除永善外实现县县通高速;成贵高铁建成通车,渝昆高铁开工建设,昭通机场航线从1条增至10条,水富港由年吞吐量65万吨的小码头跃升为千万吨级的枢纽港口。

   云南网记者 唐薇 蔡侯友 左超 陈创业 沈迅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