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要闻 >> 普通要闻 >> 正文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30日 18:58:55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春天的云南处处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遍布全省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烟火气”十足,搬迁群众安居乐业为梦想打拼,在小康路上奋力前行。这一幅幅景象,彰显着云南上下一心接续奋斗、实现百万大搬迁的不凡历程,描绘了各族群众摆脱贫困、奔向幸福新征程的壮丽新篇。

  5年来,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云南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完成了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百万人大搬迁,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壮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搬迁脱贫新路,成为云南乃至中国减贫史上的“扶贫奇迹”。

 

 

  在2015年启动脱贫攻坚战之初,云南面临的是极具挑战的现实:94%的面积是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很多区域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居住”,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世居深山,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

  重重大山是各民族群众千百年来彻底摆脱贫困的阻隔,固守故土,无法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致贫穷根。唯有搬,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最佳途径。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99.6万人的搬迁总规模居全国第三,加上50万名同步搬迁群众,总搬迁规模约150万人,是云南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全省有19个万人以上安置点,其中,昭通卯家湾片区、靖安新区的跨县安置规模居全国前两位。

  紧紧围绕“搬哪些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社区如何管”这7大问题,云南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拿出“钉钉子”精神、超常规举措,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书记、省长以上率下指挥部署,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创新打出加快“建”、着重“管”、严格“控”、确保“扶”的“组合拳”,18项“硬核”措施明晰实施路径,逐个啃下“硬骨头”“老大难”。

  精准识别搬迁对象,千方百计做好搬迁动员,确保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实现“应搬尽搬”;将搬迁安置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统筹结合,以“靠县城、靠集镇、靠园区、靠景区、靠中心村”为原则进行科学选址,集中安置比例达90%,66万搬迁群众实现城镇化安置;全省建成2832个集中安置点、24.4万套搬迁安置房,109个800人以上集中安置区,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达19个。

  为了让搬迁群众住上安心房,我省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在全省推行“统规统建”“工程总承包”制,新增搬迁90%以上的安置点由云南建投、中国建筑等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建设,全力保障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建设进度。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双点长”制,由政府点长管保障、企业点长管质量,双管齐下推进度,2832个集中安置区如期保质建成。与此同时,同步规划建设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140个幼儿园、134所中小学、315个卫生室、2248个活动室等同步建成使用,搬迁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服务。

  地处怒江峡谷的福贡县匹河乡是全国唯一的怒族乡,竹篱为墙、柴扉为门、茅草为顶、“千脚落地”的简陋房屋,是匹河乡托坪村过去的样子。为帮助像托坪村一样的贫困村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拿出沿江最好的地块,按照县城、集镇、抵边“三靠近”原则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仅用1年多时间就建成67个集中安置点,占全州总人口五分之一的1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实现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

  如今的托坪村,一栋栋整洁的楼房耸立江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特色产业发展红火,群众家门口稳定就业,托坪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贫村”。不仅如此,怒江州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帮助2000多名失学、辍学孩子重返校园,斩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群众学会了种植养殖技术,掌握了一技之长,思想教育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片片拔地而起气势恢宏的安置房,一张张搬迁群众幸福欢乐的笑脸,一幅幅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景象,成为云南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的真实写照。从故土难离到安居乐业,从靠山吃山到勤劳致富,各族群众摆脱了祖祖辈辈“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困境,奔向幸福新生活。

 

  “下了山,未来生活该怎么办?”要打消群众心头的顾虑,就要为他们的生产生活“铺好路”。搬迁,不仅是空间上的迁徙,更要从思想上“安家”,从长远谋划后续发展路径。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是摆在全省干部群众面前的现实问题。

  我省超前研究、科学谋划后续扶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工作重心逐步从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为主转变,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政策保障体系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帮扶多元化、产业扶持市场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教育培训系统化的“六化协同”帮扶体系,在搬迁的同时,为群众谋划好未来的生计与生活。在易地扶贫搬迁“稳得住”工作方案中,提出“稳得住”40条保障措施,并针对20类200个具体问题,创新配套印发了居民生活指南,从提升服务效能、完善功能配套、保障就医就学等多方面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

  我省着重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打通招聘、转移、培训、帮扶全链条,确保搬迁群众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目前,全省已在集中安置区周边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2559个,建设扶贫车间211个,就近吸纳搬迁群众就业;设立就业服务窗口1128个,开展培训54.43万人次,转移就业55.79万人,实现有劳动力搬迁家庭户均2.33人就业。此外,安置点将商铺、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等群众集体资产进行集体经营、委托经营,注重盘活群众原有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进一步增加资产性收益和财产性收益。

  从巧家县搬来的杜周平一家在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度过了搬家后的第一个春节。工作日,他到安置区景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班,妻子在附近的农贸市场卖蔬菜水果,还在粤旺集团承包了一个食用菌大棚,两个孩子就近上学,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去年全家从山里搬到城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做梦一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相信我们的小日子会越来越好!”杜周平感慨。

  卯家湾是全国第二大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了来自鲁甸、巧家、彝良、永善、盐津5个县的近3.6万名搬迁群众。为帮助群众就业,安置区在实现80%以上劳动力外出务工转移就业的基础上,制定了“两园两基地”产业规划,建设了现代物流园、绿色食品加工园、果蔬基地等,让群众顺利实现就业增收。

  如今,产业连成“串”,家门口端上“金饭碗”,搬迁群众就业更加灵活多元,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孩子读书更近了,老人看病方便了,群众的腰包更鼓了,社区服务高效又贴心,在家门口就能办事,搬迁群众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5年来,易地扶贫搬迁的号角响彻云岭大地。

  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体系,汇聚资金、项目、人才等各类资源,云南顺利交出易地扶贫搬迁的答卷,实现了占全国搬迁总规模十分之一的迁徙目标,百万群众彻底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携手跨入新时代:

  近百万人通过搬迁实现脱贫销号,搬迁群众住进24.5万套新房;易地扶贫搬迁拉动投资超过800亿元,有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省净增城镇常驻人口近66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近1.4个百分点;搬迁生态恶劣、脆弱区群众30万人以上,有效减缓了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地质灾害频发迁出点生态压力;建设抵边安置区56个,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万人,提高一线边民补助标准,全面改善住房、交通、饮水等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扶持边境贸易、旅游等特色产业,守边固边的基础进一步夯实;41.7万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顺利搬迁,占搬迁总量41.9%,通过散搬聚居、集中安置,促进了多民族融合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真正成为云南“十三五”时期促进贫困人口减贫、地方投资增长、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人口市民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5年前,“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5年后,一方水土富一方人。云岭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从“不愿搬”到“我要搬”,从闭塞到开放,群众思想观念发生深刻转变,对党的感恩之情愈发深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从下地到上班,从靠天吃饭到多元增收,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彻底改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从“政策不理解、工作不深入”到行家里手,各级扶贫干部作风扎实、用情用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小康步伐越发坚实。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体现,也是坚强的组织保证下,云南落实精准扶贫方略,各族干部群众以人民为中心、守初心担使命的生动实践,“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在云岭大地熠熠生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开局,云南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有效的行动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强化后续帮扶政策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帮助群众更好地稳定增收、融入新生活,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面对百万人搬迁的时代考题,全省数万名领导干部深知任务艰巨、使命重大,只有站出来、顶上去,才能不负重托、兑现承诺。

  数不清的日夜颠倒,说不尽的风雨兼程,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指挥部的领导干部们立下愚公志、撸起袖子加油干,在科学部署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做文章、在破解难点上求突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搬得出、稳得住方案和制度,从政策层面为搬迁保驾护航。为掌握贫困地区的真实状况,他们冒着塌方的危险爬坡过坎,穿行在深山峡谷、边境密林,深入村村寨寨挑灯谈心,往返于遍布全省的安置点,以非常举措和实招,争分夺秒抓建设、强督导、促搬迁。

  在怒江大峡谷,活跃着15支由1000余名有驻村经验、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基层党员干部组成的“背包队”。为了说服群众搬出大山,他们背着被褥翻山越岭、驻村扎寨,在院坝座谈,在火塘夜话,一遍遍讲政策、一次次摆道理、一本本算收入账,终于解开了贫困群众的心结。

  在东川红土地搬迁安置点,“点长”赖昱辉不知走破了多少双鞋,就像一个“大家长”,贫困户分房他比谁都高兴,遇到问题他冲在最前方,时刻将搬迁群众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冷暖挂在心上,唯独顾不了早已疲惫的自己和家的灯光。

  这是一次对扶贫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党性历练,也是用汗水和热血谱写的战贫诗篇。脱贫攻坚捷报传来,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他们依然奋战在路上。

  云南网记者 段晓瑞

责任编辑:赵家琦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