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扶贫动态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蝴蝶谷”尽情绽放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4日 08:40:16  来源: 云南网-云南扶贫热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县马鞍底乡滮水岩村地处中国红河•蝴蝶谷核心区,位于马鞍底乡11.6万亩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缘,是“长寿之乡”和“天然养吧”的集中体验点,也是滇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17年,国家民委授予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20年创建为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并评选为云南省美丽乡村,具有“边境治理要塞、民族多元一体、生态共生共融、美丽内外兼修”四个特征。

  全村73户314人,世居哈尼、彝、汉3种民族,该村“春有山林悦色、夏有蝶舞花飞、秋有稻香田美、冬有雾升云腾、四季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独特风情,以“五光十色”之美绽放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滮水岩村全貌

  黎明曙光——紧跟紧随主心骨

  村里经常邀请村内老党员、长寿者讲历史,让村内各民族与全乡其他民族同胞敞开心扉,彼此走近、靠近、亲近,迎来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曙光。铭记美丽家园、脱贫攻坚及疫情防控等重大成就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让各族人民坚信跟着共产党干,日子就能越过越红火。

  经常性夜间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重点讲清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四个共同”,让各族群众深切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五星红旗飘扬在民宿前

  灿烂风光——绿水青山金饭碗

  滮水岩村引导群众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发自内心认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自觉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保护和增值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障“蝶在身边舞、人在画中游”的诗意画境不受破坏,高标准建设“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户在花中、人在景中”的村落形态,使各民族共同享有、赖以生存的家园更加美丽。

  做实龙头企业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农户“双绑”,以股权量化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罗巴布玛专业合作社促进文旅融合,辐射全村71户314人,通过民宿客栈、生态美食、民族特色工艺品和1450亩道地药材增收,人均年收入达10935元。


“长寿宴”带动体验式精品旅游

  记忆时光——让乡愁有乡可寻

  滮水岩村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认同”的重要论断,引导各族群众珍视历史积淀、历久弥香的农耕文化、梯田文化、蝴蝶文化,在氛围营造上以蝶塑型、就地取材,选取黄竹、圆木、石磨元素,创意柴火堆放、竹篱围栏,按照“规划、文化、绿化、整洁化”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溪流、小步道、小庭院,使田园风光成为农村最美风景、蔬菜林果成为农村最好绿化;突出保护和融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营造“村在水中立、水在村中流、人在水边走”的和谐人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优秀灿烂文化得到艺术化弘扬。

  同时,把好山好水好风光引进村庄引入画,在中轴线因形就势、导水入池匠造流水景观,沿线规划建设风貌统一的土掌蘑菇房,在村头布局水碾房下口粮田、小溪流旁蝴蝶馆,让乡愁有乡可寻,让农村有情感寄托,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尝得到乡味,记得住乡愁,留得住归乡人,使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加令人神往、记忆日益清晰明亮。


让乡愁有“乡”可寻

  和煦阳光——相依为命共同体

  滮水岩村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的重要论断,干群齐心协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同心桥、团结桥、感恩桥、奋进桥,组建村组文艺工作队,在重大民族节庆日开展以“大团结、大融洽、大发展”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不断丰富全村群众精神食粮,持续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通语、通俗、通情、通婚、通业更加广泛深入,实现管理服务强、矛盾纠纷少,全村群众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不局限于一朝一夕,而是追求长长久久。

  还选取日积月累成长的“三树抱一石”自然奇观立为团结树,以“心坚如磐石、形坚成合抱”为寓意强化向心力引领,把“一家人”的理念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立场,象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开展篝火晚会

  筑梦荣光——画出最大同心圆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滮水岩村以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五个振兴”教育引导群众发自内心认知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大家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依托“十户联防”邻里守望监督机制开展网格内低收入人群动态监测,按照“一平台三机制”及时落实帮扶,促使责任全覆盖、监管无死角,引导各族人民自信、自立、自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老乡的自我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以天生桥的“一步跨两国、一线两重天、一谷五壮士、一家五兄弟”为教育题材,引导村民树立起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把滮水岩列为边境小康村和美丽乡村打造,按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6项指标逐步推进,各族同胞积行成习养成“我们都是追梦人、大家一起努力奔跑”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各族同胞脚踏实地、筑梦前行,依次建设边境小康村、美丽振兴村、复兴同行村的近、中、远期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作者 赵平智(马鞍底乡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姬祥虎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