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典型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扶贫热线 >> 扶贫典型 >> 正文
大理永平:抓实技能培训转移就业 助群众端上“金饭碗”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16:36:00  来源: 云南网-云南乡村振兴

  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全县辖4乡3镇,有72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居委会。全县18.5万人口中,农村人口13.6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5655人。全县主要以核桃、烤烟、养殖为主,2015年全县GDP仅为34.8亿元,人均GDP为19343元,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曾因位置偏僻,信息闭塞,“家乡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茅草窝”等思想根深蒂固。

  为此,永平县制定了“短期发展靠就业”的总体工作思路,将就业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举措来抓紧落实。

  一个方针两个突出三个优化,抓细抓实就业技能培训


永平县2021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焊工)培训

  按照国家和省州各级关于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以及新时代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永平县始终坚持一个方针,两个突出,三个优化,全面抓实抓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

  一个方针。制定了“注智、强根、提质”技能提升培训“六字”方针,对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作了规范和明确,以此提升培训效能。注智,即在培训过程中,融入中国共产党党史、思想政治理论、防诈骗、科学应对市场风险等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技能、智能双提升。强根,即通过培训,提升学员科学发展、科学管理、科学营销水平,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即提高培训的质量,从抓培训数量转为抓培训质量,从低端合格证书培训转为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能力证书培训。

  两个突出。在技能提升培训过程中,始终突出“培训+创业”“培训+转移”两大思路,优化整合辖区人力资源公司、培训机构等工作力量,集中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集中发动外出转移就业,向有创业意愿的学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租金减免等政策支持,向有就业意愿的学员推介就业岗位,提供从家门口到企业“一条龙”转移就业服务,直接送厂上班。

  三个优化。不断优化培训资源,将扶贫、农业、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各部门培训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技能培训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为脱贫群众量身订制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做到人岗相适应;不断优化培训内容,以就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结合转移就业趋势、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实际精准实施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培训效能,在培训过程中,以实践经验和现行技术交融为突破点,进行技能传授,采取参训学员现身说法与专家现场授技相结合,确保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两个行动三网合力五一服务,深化转移就业


永平县2021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活动启动仪式暨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现场

  脱贫攻坚以来,永平县始终坚持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理念不动摇,切实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困难群众就业问题作为中心工作,不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全县就业创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组织实施“两清行动”。为进一步巩固拓展“清零行动”成果,突出精准服务,切实有效解决零技能家庭、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全县组织实施人社行业扶贫“两清行动”,即零技能家庭、零就业家庭“清零”。整合乡镇、村、挂钩单位工作力量,对全县居民劳动力情况进行精准排查、实名登记,以乡镇为单位、村(社区)为单元、居民户为要素建立培训需求台账。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市场及用工需求,精准组织技能培训,“两清行动”期间,累计摸排农村劳动力92431人次,开展技能培训15期690人次,全县“零技能家庭”实现“清零”。按照“1+7+4”(就业部门、7个乡镇、辖区4家人力资源公司)的总体思路,整合乡镇、辖区人力资源公司工作力量,常态化组织现场招聘会、常态化推送优质就业岗位、常态化提供转移输出服务,全面扩大输出转移,加大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员兜底安置力度,做到“能转尽转”,“零就业家庭”全面“清零”。“两清行动”期间,累计推介优质就业岗位14320个,输出转移9324人次,就近就地安置就业1214人。

  组织实施“倾巢行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永平县成立了应对疫情稳就业工作指挥部,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全县战疫情稳就业“倾巢行动”。以党员为主体,全体领导干部倾巢出动下基层、走村寨、进社区、到一线,组建了7个工作小组,以乡镇为单位,以村为单元,以分片包干的方式摸排辖区劳动力、宣传人社政策、组织发动地区劳动力输出转移,在疫情影响下,继续稳定现有存量,不断扩大就业增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倾巢行动”期间,累计推介优质就业岗位32143个,发放就业政策宣传折页6532份,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16人次。

  构筑“三网合力”体系。采取东西协作、政企合作、整合力量、资源共享的方式,人社部门、企业、乡镇、村多方联动,构建“三网”联动的转移就业服务格局。一是网格化布局。以劳动力转移就业相对集中的区域为中心,把周边区域划分为单元“网格”,每个“网格”提供动态化管理服务。在县内以永平福聚劳务服务基地为龙头和平台,建设完善乡镇劳务服务工作站、村劳务服务工作点;在省内联合云南福聚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永平县人社局劳务服务昆明工作站;在省外联合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成立“北京工作站”、联合上海清美集团成立“上海工作站”、联合东莞市企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东莞市工作站”。二是网络化建站。依托相关企业和省州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网络劳务服务工作站,对劳动力资源进行网络化管理。省外工作站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江苏、福建、上海、广州等17个省市;县内永平福聚劳务服务基地+7个乡镇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站+75个村(社区)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点服务全县75个行政村辖区劳动力。三是网络员服务。依托用工企业、劳务服务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劳务经纪人、务工领头人等,建立务工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库,对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进行动态化、网络化管理。通过“三网”联动,构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转移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提供“五一套餐”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先锋模范作用,以“五个一”为抓手,为辖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保驾护航。一是搭好一个平台。在劳务输出中,以组织建设强化管理服务,一方面将每批次中的党员组织发动起来,建立同批随车“临时党支部”,负责行程途中的统一管理服务,确保上车有组织牵头、途中有组织保障、下车有组织服务;另一方面以人社部门驻外劳务服务工作站为载体,采取“一站一支部”的方式,在符合条件的站点成立规范化的临时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出入地“两头”“双重”动态管理,确保外出务工党员离乡不忘身份、离乡不脱离组织。二是选好一名“头雁”。详细了解统计务工人员和党员情况,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以外出务工党员为主力军,将务工经验丰富、敢闯敢拼、责任心强、热心服务的党员推选担任同批随车“临时党支部”负责人,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明确责任,负责组织、协调、服务、管理同批次工友,通过一车一“组织”为务工者保驾护航。三是做好一套服务。充分做好务工者的综合协调服务,切实为务工人员“减负”。直通服务,提前与人力资源公司、驻外劳务服务站点对接,定好计划、排好日程,专车接、定时送,按时输送到点到厂;关爱服务,关注关爱每一名务工者,为每名务工者配发一张通行证、一条随车标语、一顶爱心红帽、一次健康体检、一份人身保险、一套防护用具;留守服务,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开展党员干部与农村留守人员“牵手”行动。四是树好一面旗帜。以驻外劳务服务工作站点临时党支部为抓手,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加强对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求自觉遵纪守法、服从公司规章制度,树立好党员形象、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服务同片区务工人员,凝聚好亲情、乡情和友情,引导更多人员外出务工、帮带更多人员发展致富。五是办好一次活动。在转移输出前,以“离乡不忘身份,务工牢记使命”为主题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主要内容为:重温入党誓词、理想信念教育、生命财产安全提醒、科学理财培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等。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促使外出务工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发扬“勤俭节约、共享小康”的奋斗精神,引导其他外出务工人员树牢“幸福是奋斗出来”这个理念,脚踏实地干事、勤俭节约生活,增强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空间一个园区一个基地,孵化带动创业就业


创业园

  永平县以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为契机,将自主创业作为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和增收致富的有效引擎来抓落实,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贷款、创业培训等政策引领作用,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实际,抓住上海复旦大学、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挂钩帮扶永平的契机,全面推动众创空间、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建立了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永平县众创空间、以种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一园八区”创新创业园、以竹酒、古树茶生产加工为主的大理鼎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提供“点菜式”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场地租金减免等政策支持,以及点对点创业指导服务,创业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创业项目“拎包入园”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孵化创业1382人,带动困难群众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278人。

责任编辑:姬祥虎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