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乡村振兴 >> 扶贫动态 >> 正文
昭通市靖安安置区:用好扶贫车间 写好“三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0日 09:08:00  来源: 云南网—云南乡村振兴

  昭通市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昭阳、大关、永善、彝良、盐津、镇雄6县(区)易地搬迁群众9256户40549人。靖安安置区大胆闯、大胆试,探索出了以扶贫车间为依托,做好“三篇文章”的后扶模式,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确保安置区脱贫成效高质量、可持续,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第一,把车间建在田野里,做好持续增收大文章。按照“点有特色后扶产业、户有后扶产业项目”目标,全力构建安置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后扶产业发展体系。建好基地。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建成蔬菜大棚3000个,食用菌大棚85个,马铃薯示范基地3万亩,香葱基地1200亩,可提供6万人次的季节性就业,已吸纳就业2500人次。完善机制。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推动大棚蔬菜、马铃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产业化、商品化发展,将最大收益让利给易迁群众,着力提升产业带贫能力。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易迁户”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健全易迁户同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绑定、合作社同龙头企业绑定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帮扶覆盖所有易迁户。招引企业。建成标准化厂房2.5万平方米,利用老办公楼改造扶贫车间0.4万平方米,引进三江科技、立时电子、君子兰服饰、渝通电子、富潮服饰、鼎格服饰等6家企业入驻,出台租金减免、运输补贴、水电优惠等系列政策,采取“企业+社区+合作社+扶贫车间+易迁户”五级联动运营模式,以来料加工方式开展订单式生产,可提供就业岗位1800个,已吸纳1042人稳定就业。用活商铺。盘活4.8万平方米配套商铺,采用“禁止外包经营+优惠招租创业+吸纳搬迁户就业”的模式,充分吸纳优质商户,开发餐饮、超市、大型批发市场、药店、金融网点、物流、家政等商贸服务业,入驻各类商户或企业317户,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带动就业438人。


车间建在市场上

  第二,把车间建在市场上,做好劳务经济大文章。统筹推进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技能提升。成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1个,6个社区分别建立就业创业工作站,组建1个培训学校,签订3家培训机构,组织开展挖机、家政服务、电工、钢筋工等技能培训,累计开展引导性培训1200余人,实施技能提升培训1800余人,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做好以工代训。将社区扶贫车间打造成为实训基地,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实行以工代训,受训对象每人每天有20元补助。同时,结合搬迁群众就业意愿,开展“手把手”式培训,切实提升群众就业技能,增强群众就业信心,真正实现了从“农民”到“企业工人”的转变。做好转移就业。组建1家社区劳务公司、搭建1个劳务招聘市场,签约6家劳务公司,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群推送信息50156条,发放就业宣传材料9000余份,举办大型招聘会12场、专场招聘会28次,点对点包车输出2138人,累计有组织转移就业12344人。做好平台搭建。紧紧抓住“地摊经济、夜市经济、广场经济”的契机,将3.3万平方米闲置地块打造成“美食广场走廊”和“儿童乐园”创业项目,带动群众创业就业776人,通过物业、保洁、公益公服岗等尽最大可能促进易迁群众充分就业。做好贴心服务。实行党建引领、干部带头示范,累计派出58人次的稳岗护岗队伍强化跟踪服务,针对因照顾家庭、超龄等原因,难以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群众,积极引导电子生产企业实行“外发单”、“钟点工”方式灵活吸纳368名群众就业。

  第三,把车间建在家庭里,做好群众融入大文章。整合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引导搬迁群众知道恩从何来、惠在何处、饮水思源,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抓教育引导。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党员群众同升一次国旗、共唱一首国歌,用鲜活案例向群众讲解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摆脱贫困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变化,增强群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抓政策宣传。充分发挥社区大喇叭作用,每天统一时间,播放一首党的歌曲、播报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转播新闻联播、党的各级重大会议精神,实现党的声音进小区。树文明乡风。以宣传教育引导和居规民约管理为重点,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突出整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不睦邻里、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遏制封建迷信,倡导殡葬改革和文明祭扫等活动。树良好家风。深入开展“家风润万家”行动,议家风、立家训、传家教,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扎实开展星级示范户评选,形成崇尚先进、鼓励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树淳朴民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破除迷信、遏制攀比、纠治懒惰、惩治赌博、打击犯罪、扫黑除恶“六大”行动,教育引导易迁群众爱护公共设施、保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服从社区管理;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坚持“一天一清扫、一周一整理”,保持家居环境和个人卫生,强化文明生活习惯养成,着力构建遵纪守法、邻里守望、向上向善、干净整洁的文明和谐社会。

  昭通市委政研室、昭通市乡村振兴局 供稿

责任编辑:姬祥虎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