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被单位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到现在,我已经在曲靖市会泽县乐业镇科作落村驻扎了三个年头。这三年来,我与队友们一起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也见证了村子的发展和变化。我们是一群平凡的赶路人,怀揣着乡村振兴的梦想来到这里,在不断的奋进中追逐着我们的梦想。
初到科作落,身临方知担子重
2021年6月2日,是我刚刚踏足科作落的第一天。但就在那一天,初到科作落还没来得及细细打量这个陌生小村庄的我,便被村支书老黄急匆匆地塞进了汽车。“蔡书记,走,我带你去入户。”颠簸的山路上,被颠得七荤八素的我总算弄明白了这是要去走访边缘易致贫户彭聪家。彭聪家是科作落比较特殊的一个家庭,身为普通农民的夫妻俩共同养育着三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在夫妻俩的努力和村委的帮助下,日子本来在一天天变好,但几年前小儿子的一场大病,却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压力倍增。逐渐了解这一切之后,望着脸上带着拘谨笑容正在和村支书老黄交谈的彭聪,我的心中愈发不是滋味。
“不错了,虽然他家的情况还是比较老火,但是现在国家政策好,村上给他办了低保,安置了保洁员的岗位,收入就稳定了,他们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也就有了保障,而且现在你又来帮助我们了,大家一起努力,往后的日子也只会越来越好”。在回去的路上,村支书老黄却是这样跟我说道。而就在这一路上,我也逐渐了解到,科作落这个只有624户人家的小村子,曾经却存在着1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虽然已经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但像这样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基础不稳的边缘易致贫户却还有28户,仍然处于政府的长期监测与帮扶之下。行驶在火红的夕阳下,听着老黄不停地念叨着村中的事,我突然发现,虽然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有了我们这一群赶路人,一定有一天是能够走完的。
分发种苗,种下的是希望的种子
2023年5月25日,是组织辣椒分种的日子,我和队员们早早就带着种苗、肥料等物资来到了老村小组,来领取种苗的村民们更是早已等候在路边。每一户几乎都来了,有的甚至是举家出动。这里的村民几乎都是乐业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模式下的一部分,每年在从我们这里免费领取到物资之后,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种植,最后又由镇政府统一组织收购,闲暇之余还能到镇上的加工厂和生产基地做工,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大家对辣椒这一作物也就格外重视起来。
乐业这个位于滇东北山区的小镇,由于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辣椒味道香辣,风味独特,因此被会泽县定为了本地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逐渐建立起了育苗基地、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两年多来,我和队员们配合乐业镇政府,挨家挨户动员大家种植辣椒,走街串巷推广种植技术,上山下地记录辣椒生长情况。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辣椒这一产业不断在科作落生长、壮大,而希望的种子也逐渐在这里孕育、成熟。
从“书匠”到“画匠”,不变的是育人的初心
2023年8月9日,这是我们开展乡村文化墙体彩绘的最后一天,一大清早我和队员们就来到了射落村的村口,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回想过去的大半年里,我和队友们已经走遍了乐业镇的24个行政村。早上和晚上我们穿梭在各个村头巷口绘画,下午就到田间地头查看辣椒长势,我已经记不清到底已经绘制了多少幅彩绘,查看了多少亩农田了。而随着太阳的逐渐升起,最后一幅彩绘也终于完成了勾勒,我们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回村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赶来的王副镇长,“老蔡啊,真是辛苦你们了,之前咱们乐业辣椒种起来了,辣椒厂建起来了,大家都逐渐富裕起来了。但我总觉得还缺点什么,现在你们把文化墙搞起来了,画到了每一个村子,村里的老人们都开始用墙上的环保标语训斥乱丢垃圾的小子,家长们也用墙上的孝德故事教育孩子,大家更是在家门口就能直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我们觉得很开心,学校里的“书匠”变成了“画匠”,但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好像却没有变,只是从明亮的教室里来到了宽广的田野间,继续用画笔从事着我们的育人事业。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是一群普通的奋斗者、一群平凡的赶路人。我们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从这里出发,在烈日下奔跑,在星空下前进,在寻常的工作中用脚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也必将在这奋进中一步一个脚印、稳稳扎扎地朝着乡村振兴阔步前进。
云南省曲靖应用技术学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