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果果、红果果、绿叶叶……红河弥勒致富花开绘就美好画卷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竹园镇各村因地制宜,聚力发展一批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让致富之花遍地盛开,绘就出竹园镇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画卷。
绿果果让群众“钱滚滚”。竹园镇聚合资源强产业,将闲置土地用于发展莲藕产业,采取“村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在镇域内种植莲藕,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目前,莲藕复种面积达17700亩,总产值达9547万元。其中,每亩莲藕地产莲花上万朵,每朵莲花价值最高达5元。莲米价格可达每公斤20元至50元,上市初期高达每公斤60元,是带动莲米种植户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红果果让群众美滋滋。立足光照时间长、成熟周期短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竹园镇加强选育西红柿良种,加强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培育了西红柿“颜值高、营养足、味道美”的独特优势。同时,及时提供市场信息、栽培技术、收购销售等服务,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蔬菜产业链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映红乡村振兴致富路。2023年,全镇西红柿种植面积达7630亩,产量达23958吨,总产值达7315万元。
绿叶叶让群众笑开颜。依托香椿种植历史悠久、市场认可度高的优势,绿水村通过“典型引路、村社联建、政府补助”模式,助推香椿种植产业发展,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生态福利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绿水村香椿种植面积达25000亩,其中达产面积20000亩,建成3600余亩的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和2500余亩的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各1个。2022年,香椿产业经济总收入达1500万元,户均增收2.6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万余元。
黄果果让群众甜蜜蜜。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发展思路,积极融入全市“5个十万亩”水果产业建设。2018年,引进公司投资建设者甸柑橘种植示范基地。2023年,柑橘产量达3350吨,产值达1950万元。此外,投资1200万元硬化者甸片区到竹朋坝区的道路7.8公里,打通产业发展通道,实现群众就近务工,创造就业岗位400余个,辐射带动者甸村7个村小组815户3010人增收致富。小沃柑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引领好生活,金黄的“致富果”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蓝果果让群众喜洋洋。依托气候适宜、光照充足的优良条件,者甸村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及土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党建+企业+农户”发展模式,筹建弥勒市小浆果产业园,流转土地500余亩,成功引入西班牙诺维莎农业集团,以专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聚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蓝莓种植选育西班牙优良品种,因上市早、果肉丰厚、花青素含量高、口感脆甜,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23年,基地全年产量达310吨,实现蓝莓产值1900万元,为当地提供固定用工岗位10人至15人,季度性用工岗位150人至200人,支付本地居民工资190余万元。蹚出了产业振兴的“新路子”,厚实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让群众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