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杰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湾塘乡大冲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始终扎根群众中间,勇挑帮扶担子,脚踏实地为民服务,为当地群众助销农特产品促增收,倾力帮助大冲小学募集物资,用汗水和真情浇灌这片挚爱的土地。
“他跟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早晚一起进村入户,调查了解情况,他每到一户,都耐心地做笔记,回来以后要怎么安排,怎么帮扶,采取什么措施,他都一一记录。”大冲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熊开云介绍,何俊杰从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来到大冲村后,就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到村次日,就开始走访村民。半年内,他的足迹踏遍了10个村民小组,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座谈交流,倾听群众“急难愁盼”,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大冲村主要发展砂仁、八角、草果、蜂蜜等产业,因种养殖不成规模,加之产业路建设滞后、销路不畅等因素导致“缺订单”“卖不远”“价不高”。
何俊杰和队员们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农产品的特色及优势,采购切割机、真空包装机等设备,改善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生产水平。通过专业合作社分渠道组合,形成“土鸡+蜂蜜”“蜂蜜+八角”等多种产品组合,精心设计礼品盒,加印“大冲土特产品”标识,着力打造大冲扶贫产品品牌效应,逐步开创出一条独属大冲村“土特产”发展的新路子。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大冲村委会成功开发5款助农产品,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由6.8万元提高到17.3万元。
大冲村半坡小组监测户杨朝发家,三个子女有两个在读大学,经济负担较重,何俊杰了解到他家小米辣滞销后帮助其解难题。杨朝发说:“何书记知道我家有小米辣卖不出去,他就动员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的老师帮忙买小米辣,卖了一万多元钱,帮了我很大的忙。”
何俊杰还经常与村“两委”干部研究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向学院领导汇报驻村工作情况,今年9月,学院向州财政局争取到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30万元,用于大冲村委会底古马小组农村综合性活动场所建设。去年冬天,何俊杰多次联系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和爱心团队,为大冲小学捐赠了价值1.09万余元的棉衣100套和若干体育用具,让学生们温暖过冬。
此外,何俊杰带领驻村队员积极学习理论政策,不断提高履职“五清”能力,进村入户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用默默付出诠释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真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
何俊杰说,下一步,他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帮扶大冲村的每一位村民,继续运用“村委会+合作社”“平台+产业”“线上+线下”的组合模式,努力让更多的“土特产”成为大冲经济的“金招牌”、农民增收的“金饭碗”,让大冲村的集体经济壮大、蓬勃发展,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屏边县融媒体中心供稿